臺灣文學館每年為響應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舉辦「博物館日玩文學」系列活動,自2011年起已陸續舉辦「許丙丁的小封神地圖」及「葉石濤文學地景」等踏查活動,邀請民眾一同走讀府城,探訪城市的記憶,並在活動後出版專書。
2014年,臺灣文學館與台南市五條港發展協會共同策畫「穿越五條港」踏查活動,尋訪五條港幾個具有歷史記憶的景點,結合古典詩作,並由專家的古蹟導覽,帶領參與者穿越古今的五條港。同年出版《穿越五條港:府城文學踏查地圖4》專書收錄踏查地景的介紹。
「五條港」指的是臺江內海逐漸陸化浮出後的殘餘港汊水道,大致分布在今西門路以西、成功路以南、中正路以北的區域,為府城的商港區。五條港由南到北分別為安海港、南河港、北勢港(南勢港)、佛頭港、新港墘港。我們之所以選擇「五條港」做為府城文學的踏查路線,乃因「五條港」過去是府城對外貿易的轉運站,更是各種郊商店鋪、貨棧雲集之處,周邊不僅有米、糖、茶等南北雜貨,還有木材相關產業。日治市區改正後,港灣特色不再,但是該區域依然是臺南最繁華的地區。五條港豐富的民俗文化及港道地景,每成為文人創作的題材,而本區的酒樓茶肆更是文人雅士交際應酬之所,所以從清代到日治出現諸多與城西五條港相關的文學作品。
本書從《全臺詩》1-30冊及《區域與城市:臺灣古典詩選注1》中蒐集相關的作品,內容涵蓋五條港的歷史遺跡、商業經濟、姓氏宗族、生活實景四大面向。配合地景挑出淺顯易懂並能呈現昔日五條港風貌的14首詩作,邀情民眾一同神遊古人的詩文情境。
如欲購買本書者,可至臺灣文學館網站查詢販售地點:
https://www.nmtl.gov.tw/content_152.html
Comment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