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芝區熱門景點(觀光局提供)

三芝遊客中心及名人文物館
三芝遊客中心位於群山環繞的山坡地上,全區視野遼闊,除了提供遊客舒適寬敞的休憩空間,也可進行旅遊諮詢、展場介紹與資料索取,方便又多元。名人文物館展示三芝四位名人的生平貢獻,有一代名醫杜聰明、臺灣首位國際作曲家江文也、第一位直選總統李登輝、政治先鋒盧修一,藉著他們的生平故事,彰顯了三芝地靈人傑出名人的好風光。

淺水灣海濱公園
三芝區淺水灣是北臺灣著名的景點,擁有彎月形沙灘的海濱美景,海岸線具有岩岸與沙灣的特質,有亮白沙岸及覆滿綠藻的藻礁海岸地形。海岸不遠處還有一片礁石區,近年來吸引眾多愛好衝浪的人士到淺水灣來一展身手。隨著淺水灣公園竣工啟用,濱海步道規劃得更趨完善,沿途修葺木製棧道、觀海平臺等,提供民眾更舒適、安全的親水環境,可聽濤、賞景,亦是欣賞落日餘暉及情侶星空下許願的好地點。湛藍的海洋與潔白的雲朵營造出屬於夏季獨特的南島風情,可以在傍晚時分走在步道上,靜靜觀賞天際的夕陽晚霞,或是到岸旁的特色咖啡館中品嚐美味餐點,享受微涼的海風吹拂。

反經石
大屯火山區的安山岩,含有一些磁鐵礦的成分,如果磁鐵礦的成分較多,俗稱反經石。大屯山北邊的蔡公坑山是反經石的產地,晶體常作八面體或十二面體,具有平行於八面體截口條紋,無解理,斷口貝殼狀到不平坦狀,一般含鐵72.4%,氧 27.6%。二價鐵常為鎂、錳離子所置換,而三價鐵常為鉻、鋁離子所置換。具有強磁性,條痕黑色,不透明,具金屬光澤,可溶解於鹽酸。

三芝三板橋
位於大屯溪上游,店子里菜公坑與圓山里的交界處,橋樑橫跨大屯溪,分三段皆以石板架設而成,故稱三板橋,也是大屯溪古道在北新莊的入口。在清朝時,是通往淡水的要道,更是經濟物資運出的通道,如今這座具有上百年歷史的橋樑,雖已不復當時的地位,但仍可看出當時橋的原貌,實屬不易,已被列為市定古蹟。此處擁有大屯溪自然之美,流水潺潺,兩旁更是翠綠盎然,群山環抱,古木參天,美不勝收。

圓山草堂
圓山草堂本是畫家王昭權與陶藝家妻子陳佳慧兩人聯手打造的一個藝術工作室,現在已成為一間「藝術家咖啡館」。這家咖啡廳在兩位藝術家的巧手安排下,就像是一幅印象派的畫作,內部除展示主人的藝術品外,亦提供餐點,不妨來這走走,在這處遠離都市塵囂,開滿杜鵑與櫻花的山區,感受藝術家的熱情。

後厝漁港
後厝漁港就位在淡金公路旁,是三芝區目前僅存的漁港,雖不如淡水漁人碼頭人潮洶湧,但在這裡更能夠感受到純樸漁村的風土民情。

福成宮媽祖廟
位於三芝市區上的「福成宮」,建立於民國八年,供奉媽祖,一直是三芝地區信仰的中心。周圍是熱鬧的早市聚點,兩旁商家林立的街道,更是埔頭村明顯的地標。當地人逢年過節常到此燒香拜拜,祈求平安。廟宇本體則是由建築名師廖石成所建,廟頂繁華裝飾,具有歷史與藝術之價值。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
成立於民國85年的「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是國寶級藝人李天祿生前為了發揚、傳承傳統布袋戲藝術所推動成立的文物館。位於三芝區芝柏山莊,沿途可眺望北海岸,有種遺世獨立的靜謐。三層樓建築的文物館,紅磚及木質的陳設,讓館內充滿古色古香的質樸美感。入口處是挑高的禮品區,並有偶戲體驗區、獎牌勳章展示區、DIY製偶區,還提供畫筆讓小朋友彩繪布袋戲偶。文物館一樓供奉了布袋戲戲神田都元帥,兩旁設置後場樂器區,推開後方古樸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演藝廳,古典精緻的戲臺、排放著長凳,讓人彷彿回到了布袋戲鼎盛的時代。往樓上走,是文物館主要的展示區,展示了李天祿先生70餘年的珍貴收藏,包括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戲偶、偶頭、偶衣及各式道具、後場樂器、大陸泉州傀儡大師黃奕缺的專區等,館內還收藏許多異國的戲偶等,象徵著李天祿對臺灣傳統文化的貢獻。展示區設有感應式的影音導覽說明,而偶衣展示架皆可360度轉動,供民眾欣賞。文物館更不定期會安排布袋戲的演出。來到這裡,可以深深感受到李天祿先生對傳統掌中戲文化的堅持與貢獻,以及其後代為了推廣布袋戲所做的努力!

橫山梯田
三芝背山面海,平原不廣,為了與老天爭地,先民開墾時,便往丘陵方向辛勤的開墾,才有如今這般綠意盎然的梯田景緻,其中以橫山地區的梯田為最。梯田原是以種稻作為主,如今許多稻田都已改種花卉、山藥、茭白筍等經濟作物。順應山勢地形開闢而成,一層一層的梯田美景,晨昏兩時,都有一番嬌媚的氣息,總是很自然讓人駐足欣賞。

富福頂山寺(貝殼廟)
原名「富福頂山寺十八羅漢洞」,主祀濟公禪師,廟宇位於三芝圓山里二坪頂山上,隱藏於櫻花步道旁。廟宇內外裝潢,全部以貝殼及珊瑚堆砌拼貼而成,因此顯得極為富麗堂皇,猶如海底龍宮一般,長年吸引遊客前來上香,也被稱為「貝殼廟」,反而蓋過廟宇的原名。貝殼廟的創建極富傳奇色彩,落成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廟宇創建前,現任住持曾在夜晚夢見濟公托夢,表示曾因故被囚禁在海底龍宮一段時間,希望住持可以興建一座類似的廟宇。然而早年臺灣的貝殼及珊瑚大多外銷至其他國家,價格昂貴,搜集不易,恰巧有位外銷貝殼珊瑚類飾品的貿易商也有類似的夢境,才將一批原本要運往日本的貝殼及珊瑚轉贈住持,使得這座獨樹一幟,宛如海底龍宮般的貝殼廟─「富福頂山寺十八羅漢洞」得以順利落成。最近幾年,三芝貝殼廟透過媒體與網路的不斷曝光而聲名大噪,每逢週休假期,橫山村通往貝殼廟的山路上,常可見到特地前往進香的大型遊覽車,以及慕名而來的遊客。貝殼廟雖然位處三芝山中,但並不難找,只要沿著通往源興居旁的山路一直向上,沿途經過芝柏山莊、橫山國小,依指標前進即可抵達。三芝區倚山面海,享有山林與海洋資源。在距離三芝市區約20分鐘車程的山上,有這樣一座極富海洋氣息,風格獨樹一幟的的貝殼廟宇,更加令人欣羨,有空不妨前往遊賞。

智成忠義宮
民國前12年(1900年),先輩首倡人-儒生郭石定善士,向淡水中寮「行忠堂」呈請分堂刈香,恭迎到三芝小基隆,埔頭街福成宮旁「曾林甘娘」民房內,創設安奉五聖恩主香位,供民眾參拜,賜號為「智成堂」。隔年(1901年)著作「節義寶鑑」善書,勸世救劫,廣受好評,從此聲名遠播。揮鸞渡化十四年後,民國2年(1913年)智成堂分為《小基隆智成宮》與《錫板智成堂》二處。智成忠義宮與錫板智成堂,均為鸞堂系統信仰,以儒為宗,因神設教,奉祀關聖帝君為主神,加上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先天豁落靈官王,岳武穆王,合為『五聖恩主』。民國2年(1913年),小基隆方面,將五聖恩主香位移安張子清私房,繼續供奉及普化工作。民國15年,張迺爵繼承父志,努力奔走,邀鄉中首富曾石岳、庄長盧根德及其他有志仕紳,共同發起募建廟宇,有曾慶餘、賴南等地主獻地,民國16年(1927年)建正殿工程竣工,並將五聖恩主香位再移安新廟,同時塑造五聖恩主金身鎮座,堂號加上「忠義」二字,以『智成忠義宮』為新堂號,自此香火鼎盛,神靈顯赫,成為鄉民信仰中心。

智成堂
民國前12年(1900年),先輩首倡人-儒生郭石定善士,向淡水中寮「行忠堂」呈請分堂刈香,恭迎到三芝小基隆,埔頭街福成宮旁「曾林甘娘」民房內,創設安奉五聖恩主香位,供民眾參拜,賜號為「智成堂」。隔年(1901年)著作「節義寶鑑」善書,勸世救劫,廣受好評,從此聲名遠播。揮鸞渡化十四年後,民國2年(1913年)智成堂分為《小基隆智成宮》與《錫板智成堂》二處。智成忠義宮與錫板智成堂,均為鸞堂系統信仰,以儒為宗,因神設教,奉祀關聖帝君為主神,加上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先天豁落靈官王,岳武穆王,合為『五聖恩主』。民國2年(1913年),智成堂離開小基隆,新建廟宇於錫板里現址,建堂任務由郭石定、楊峻德、楊元章等人主持,邀請楊救貧先師擇地,並定坐北向南,香螺吞肉、兩獅相馳走,龜蛇把水口,另由地理師楊元章定分金,可謂山明水秀良穴吉地。民國3年(1915年)興建完工,乃奉『五聖恩主』入廟安座,舉行落成典禮,車水馬龍,盛況隆重。堂號仍沿用舊有「智成堂」名號,繼續訓鸞普化工作,先後著有「救世良規」、「六合皈元」及翻刊「儒門科範」等善書,貢獻鸞門,遠近馳名。於民國9年(1920年),安奉 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牌位,讓民眾瞻仰文武之道,是謂「智成堂文武廟」。廟前廣場與地下室活動中心,是里民重要的集會場所;巍峨的堂貌,香火鼎盛,更是鄉民的信仰中心。

番婆林觀光花園
清嘉慶年間,錫板里是平埔族聚落,男人常外出打獵,村落族人大都是婦女,因此衍生「番婆林」的地號。 番婆林觀光花園中,四季都開滿了花朵。當12~5月來到,這裡有著象徵純潔無邪的小蒼蘭靜靜綻放,顏色鮮黃、香氣清甜;在4~6月時,則是有愛情花之稱的百子蓮,有紫有白,煞是艷人,適合盆栽欣賞。花種以海芋居多,除有常見的白海芋,高雅的氣質惹人愛憐,更有黃、粉紫、粉紅、深紅等各色海芋,恣意綻放。滿園黃、橙、紅、粉紅、桃、白、淡黃等各種顏色的麥桿菊,花瓣如紙一般的質地,是做壓花或乾燥花的花材,花期甚長,還有著「不凋花」的稱號。在這裡可以自行採摘各色的花苞,經由農場人員的教導,自己動手DIY,用鐵絲串成花束,帶回家中,花可至少一年不會謝,就像是「真」的假花。另外,農場中還種植有各種有機蔬菜,可大飽口福。值得推薦的是山藥湯圓。農場更提供有多種DIY的活動,適合親子與團體同樂,記得要先打電話預約。走在農場中,還能到附近的溪水中玩水,或是在園內的水池中抓泥鰍,有時也可以看到大群白鷺鷥,有種回到早期臺灣農業社會的錯覺。

興旺養蜂教育農園
成立於民國45年左右的興旺養蜂教育農園,一開始主要是務農,在農閒的時候去捕抓中國蜂(野蜂)作為副業,而後漸漸養出心得,才開始以養蜂作為主業,目前已經到第三代。蜂場中,一共有西洋蜂500箱,中國蜂150箱,共有三千萬的蜜蜂雄兵,老闆蔡壽山先生更有著「北部蜂王」的稱號。走進到蜂場中,會看到現場一落落的蜜蜂箱就靜靜的擺在一旁地上,但不需緊張,這裡可現場觀察蜜蜂的生活;在門市部更有蜂群生態的圖片說明,樓上則另有各式圖片及採蜜工具展示,讓人更進一步了解養蜂、採蜂蜜等等的過程,如果還是不夠了解,團體參訪者,更有專人來為你解說,讓你對蜜蜂社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蜂蜜為什麼會結晶?怎麼樣分辨純正的蜂蜜?在這裡都能得到答案。

二號倉庫.文創
原是農會破舊不堪的倉庫,在農委會政策及在地的藝術家協助下,蛻變為具休閒人文特色的藝文展覽館,展示三芝區藝術家的創作,是個可以盡情欣賞手工藝品、裝置藝術、陶藝品的地方。充滿人文藝術氣息的一號倉庫,室內溫馨的燈光、舒適的座位,與三芝純樸的風味,形成一種悠閒雅緻的氣息。原本是廢棄的倉庫,經過設計師的巧思,蛻變成一處嶄新的文人集散聖地。從那優雅的燈籠到廳內的桌椅,一景一物都有設計師澎湃的設計理念。這處融合了傳統建築與現代氣息的藝文新天地位於三芝區農會旁,來到三芝區很容易就會發現它。如此兼顧實用與特色的設計,讓一號倉庫更具有歷史意義。

水口民主公王廟
供奉的民主公王,原為福建省永定縣江姓客籍居民所信仰的守護神,因來自永定縣水口一地,故加上水口二字。西元1743年,一批開墾新庄子的移民,因有感神恩浩蕩,於是恭請民主公王護佑隨行,次年建廟鎮座於現址,祈求家族平順安康,五穀豐收。每年農曆4月8日祭日時,江姓客家移民及附近居民都會來參加祭典,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廟宇座落於陳厝坑溪與大坑溪交會處下游,周圍樹木蒼翠成蔭,風景怡人,綠油油的田野,隨著微風搖曳,加上潺潺流水聲,是一處夏日避暑的好地方。

八仙宮
是一座奉祀「李仙祖鐵拐」及八仙眾神的廟宇,臨近海邊,風景秀麗,是個修身養性,參觀膜拜的好地方。民國62年農曆8月22日,村民江奎泳先生之公子,於新庄村番社后之海邊附近拾得一神尊,經請示後,得知乃為「李仙祖鐵拐」(凝陽帝君),建廟前便不斷有起乩的事情頻傳,直到廟落成後情況才好轉。近幾年香火逐漸興盛起來,慕名而來的信眾也逐漸增多,其中也有不少藝人明星和政治人物遠到祈福,電視台也爭相來此取景、取材拍攝電視電影節目,香客除了可以來參拜外,三芝區八仙宮更融入周遭的風景人文,每年也會有固定的慈善活動與地方接軌的茭白筍季、櫻花季等,很適合帶全家大小來一趟深度之旅!

木屐寮農莊
農庄主人吳春發為海霸王前任行政總廚,農會推動一鄉一休閒的計劃時,吳春發毅然辭去高薪,回鄉建設。木炭窯在數十年前的三芝隨處可見,但如今遺址只有兩處,吳春發將家中已廢棄了的木炭窯整理出來,除了窯爐外,還精心設計黑板石步道、筆筒樹涼亭、碧綠竹林及主題式餐飲等。木屐寮農庄是一個世外桃源的好所在,假日可來木屐寮炕蕃薯。

八連溪紅葉谷
許多老三芝人都不曉得,原來三芝也有一座瀑布,像處女般的躲在深山中,想要接近它的人,需要花費更多的體力與用更多的關懷去接近它,雖然不很高,但保有更多的靈氣與靈動,初次見到時就會被那神秘的面貌給吸引住,沿途有許多的楓樹,深秋時由綠轉黃、再由黃轉紅,雖沒有北國那秋葉翩翩的氣勢,但也有幾分秋的姿色,再看那瀑布時,才知道三芝原來還有此美景。

三芝共榮社區
三芝共榮社區十幾年前參與農村再生計畫,由退休教師林義峰帶著140戶農家,重整八連溪荒廢農地,成為新北市首處核定農村再生社區,打造水田、溼地、荷花池等保水種水生態,形同天然「地下水庫」,成功度過旱象危機。共榮社區緊鄰八連溪旁,依山傍水的絕佳地形,以筊白筍、山藥、金針花等農產為主,共榮社區無毒農業推廣人林義峰,自教職生涯退休,返回三芝農家養老,他發現,兒時記憶中的綠油油田地變得枯黃、凋零,過去富含生命力的土地毫無生氣。「人與自然如何和平共存?」林義峰說,帶著當地農戶推動無毒農業,從6人規模擴大到140戶農家,近年來創辦農夫市集、農夫學堂,說服農家放棄傳統農法,改用自然工法,成為新北市首處核定農村再生社區。其中,共榮社區營造溼地、水田、荷花池生態保水種水,恢復大地保水力,形同「地下水庫」,今年春末適逢旱象,農家們也順利度過水荒危機;共榮社區落實環境復育、產銷合一,複製其成功經驗,讓農村再次洋溢幸福。在源興居不遠的共榮公園(舊稱土地公仔)是許多本地人孩童時遊憩的地方,存留了許許多多人的歡樂與夢想,園內的大樹盤根錯雜,下頭小溪潺潺流過,炎炎夏日時,綠樹成蔭,清風徐徐吹來,或在樹下小憩一番,或走下小溪網蝦玩水,正是"時人不識吾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源興居
從三芝遊客中心的生態池,沿著道路步行約2分鐘,便可抵達源興居。源興居位於三芝遊客中心正後方,是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故居,因而吸引很多遊客前來駐足參觀。主體建築為傳統式閩南三合院建築,黑瓦磚牆,保存十分完好,整體風格展現古樸典雅的風韻,四周老榕成蔭,坐在樹下石椅上欣賞百年古厝,頗有思古之幽情。而步道路線的設計,則是以讓遊客更方便遊覽整個源興居為概念,是兼具休閒、知性的旅遊好去處。

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
三芝的好山好水吸引眾多藝文工作者定居於此,「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的主人就是一個不錯的陶藝創作家,谷源滔老師最喜歡陶藝創作。作品特色: 以生活陶為原點,各種形狀、釉色組合搭配、使其變化豐富,延伸以陶為建材取向,舉凡創意地磚,陶壁,洗臉盆等作品,將陶與生活完全結合,更將陶瓷融入更大的生活空間中。 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藝術也可能很貼近生活,這是專業作陶人─谷源滔老師簡介DM上的開場白。 谷源滔老師位於三芝的住家,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住家,它結合了工作室、展示場所和居家生活空間功能,完完全全融入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在每一個不經意的角落,都可讓人發現陶帶來的驚喜。

綠竹園
為響應政府一鄉一休閒政策,在三芝區農會輔導下,歷經規劃,佔地三甲多的山地,遍種各種竹林,翠綠一片,園主取名「綠竹園」。 園中除了種植各種竹子外,尚有果樹、有機蔬菜、山藥、養生植物、鳥園等,亦可供遊客生態教學及觀賞。身為「總鋪師」的園主帶領了同為師傅級的女婿、兒子總掌廚房,這裡的鄉土餐點是既便宜又好吃。

芝柏藝術村
芝柏山莊其實是三芝一處大型社區,社區最著名的,莫過於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芝柏村的知名度,也因越來越多的藝術創作者進駐,每一棟藝術家的家各具特色,把整個芝柏社區裝扮地美輪美奐,藝術氣息濃厚。知名度頗高的芝柏山莊,有許多藝術工作者在這裡設立工作室,幽靜的社區中,散發出與眾不同的藝術氣息;不只是藝術工作室,連民宿、咖啡館、餐飲店都是在主人的巧手之下,呈現別出心裁的創意,無論是屋舍或庭院,各自展現獨特的個性,來到芝柏藝術村,一定會被美麗的建築所吸引,不妨來感受浪漫藝術的薰陶。挑一間喜歡的店家輕鬆舒適品嚐美食,也可以試著與藝術工作者聊天,分享生活經驗,安排不一樣的旅程。

八連溪休閒步道
淡金公路上明顯的「八連溪休閒步道」石塊,提醒著大家絕對不要錯過這個好地方。總長約1.79公里,位於埔頭橋下方之八連溪河岸兩旁,此地河面較寬廣,河水平緩,經過整治後,規劃完成八連溪休閒步道,不僅成為當地避暑戲水的親水公園,更躍升為新北市知名觀光景點。目前正進行封溪護魚的溪水晶瑩剔透,隨處可見溪魚遨遊其間,不時可見的水車,帶來淙淙的流水聲,沿途有著「美人腿」之稱的筊白筍田,沿著步道而行,享受田野間的清風吹拂,洗滌都市塵囂,讓人心曠神怡。

風芝門自行車道
風芝門自行車道原名「三芝石門自行車道」,從三芝大田寮到石門白沙灣長達4.5公里,是觀光局北觀處99年底全新完工打造,整個自行車道係重新規劃原來的鄉間道路,標繪相關自行車道的標示,再搭配沿著濱海新建的木棧自行車道,讓騎乘自行車的遊客,可以順著指標或是地上標線,一路暢遊三芝至石門的濱海美景,包括有玩水天堂淺水灣、特色廟宇民主公王廟以及自然地形麟山鼻等,保證讓您流連忘返。騎乘「風芝門自行車道」時,除了可避開台二線的擁擠車潮,沿岸沙灘風光、藻礁潮間帶、風稜石及植物生態,早已成為熟此門道的遊客所嚮往。北觀處為了讓民眾參與命名,特別於100年6月舉辦網路徵名活動,經過評選由「風芝門自行車道」取得一鳴驚人奬,「瘋」取其諧音「風」,「芝門」分別代表車道起迄點「三芝」到「石門」,歡迎愛好鐵馬的同好一起逗陣走出戶外、迎向自然。

根德水車園區
此園區位於往三芝路上的臺二線旁,亦為往來北海岸必經之地之一,三連式水車是相當特別的設計,也是臺灣目前稀有的。由三座水車連續運轉,產生動力發電,供應現場的設施使用;另一頭引水流帶動水碓樁米,並以「根德橋」跨越八連溪,連接一個適合親子同遊的休憩園區,期望達到推廣環保的觀念。

櫻木花道
自民國85年起陸續在道路旁栽種櫻花,至目前已種植多達15,000多株,總長近70公里;比較知名的櫻花道包含了大湖路、青山路等,盛產各式貝類,沿線有咖啡站,還有賞景步道和景觀台;在北海岸『海天共一色』的景象中,不論是戲水、弄潮、踏浪、雕沙或漫步於沙灘,或者靜聽濤聲、觀賞黃金落日,晚上細數滿天星辰,在淺水灣少一點喧嘩,卻多一分寧靜。

大屯溪古道休閒農場
大屯溪古道休閒農場位在新北市三芝區,為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第一座合法休閒農場,於西元2011年創立。三芝區北新莊一直以來都是地瓜、美人腿、愛情花、吉野櫻等主要產地,卻缺乏一個能讓遊客休閒遊憩的場所,故在遊客眼中這裡僅僅是「產地」,而非觀光景點,因此土生土長的三芝人蘇爺爺想為故鄉盡一份心,創立一座休閒農場,讓故鄉不再只是「產地」,而是一個可以讓遊客駐足的觀光景點。然而在蘇爺爺準備著手時,意外發現自己得了癌症,卻不因此而作罷,決定與蘇家子女一起攜手完成自己的夢想。歷經五年多,因土地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內,故從構思、提出籌設申請到取得許可,耗費了不少時間,但蘇家人和眾人的努力之下,農場逐漸成型,除了當地的自然生態外,還有許多蘇爺爺親手種植的花草樹木,一花一草一木皆是蘇爺爺對故鄉滿滿的愛,雖然蘇爺爺已在前些年逝世,他的夢想卻讓故鄉一步又一步地走向繁榮,帶動了農村的經濟,增加了故鄉農民的收入,更讓北新莊添增了許多活力。目前農場主要種植櫻花、楓樹愛情呼花等,隨著不同的季節變化,農場呈現不同的風貌,給予遊客不同的心境感受,非常歡迎遊客來此賞櫻、賞楓或聽那風聲、水聲與鳥聲,放鬆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洗禮,農場尚有各式櫻花、行道樹及景觀用樹買賣,有興趣者可與農場主人洽詢。

三芝田心
「三芝田心」位於北八鄉道四.五公里處,因獨特的濕地景觀,已成為大台北夢幻祕境。水田景色倒映遠山、綠樹、天空,天水一線之間,於不同氣候呈現多種意境之美。如在晴朗的好天氣可以看見水面浮現藍天白雲,陰天時則有雲霧迷濛的幽深之感,在夕陽西下輝映金色霞光,湖光似鏡美如一幅畫。許多攝影愛好者選擇在日出、日落時,陽光灑落湖面捕捉美景,隨著光影飄移,沉澱心情。此地原是久未耕種的荒地,而後參加農委會水保局的農村再生計畫,開始有了極大轉變。最初種植蓮花,因為不耐天候和不敵福壽螺侵害,將蓮花清除後,成就另一番美景,因而成為遊客探訪熱門景點。自從八煙聚落的水中央因故封閉後,許多人都相當懷念那個水天一色的絕世美景,這樣的美景最近在三芝的田心子也看得到囉!位於三芝北8鄉道4.5K處有座由廢棄荒地改造而成的水池,由於水面清澈倒映出雲朵、樹影一度號稱是淡水小八煙,不過三芝區興華里里長杜國偵出面為其正名,還分享了段田心子的故事。原來當初參加農委會水保局的農村再生計畫,在此處栽植了蓮花,不過連兩年蓮花都長不好,在清掉蓮花後成了現在的秘境美景,真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