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和平區熱門景點(觀光局提供)

環山部落

◎標高(海拔):1660m環山聚落處雪山發源的斯基蘭溪和從桃山發源的七家灣溪交會於附近,屬小規模的泰雅族聚落,位於梨山至武陵農場間,部落周圍遍佈3000公尺以上的山岳,是難得一見的山谷部落。由公路俯瞰,屋宇層疊相間,遊客至此可欣賞泰雅族特有之聚落景觀及文物采風。環山聚落內設有一環山泰雅文物中心,該文物中心一方面保存了正在逐漸消失的泰雅文化,另一方面教導泰雅編織工藝,使其傳承下去。收藏了原住民早期的生活必需品、飾品、古屋、雞舍、穀倉等,在文物中心的旁邊還有一間教導編織及展示編織作品的空間,讓年輕一代的泰雅婦女傳承其原有的編織藝術。環山部落

武陵農場

群山圍繞,林木蒼鬱,以美景和盛產溫帶水果、夏季蔬菜與高山茶而聞名。其景色依四季變化,展現萬種風情,如春天的梨花、蘋果花花海;夏季的高冷蔬果;秋天的楓紅;冬天的雪景和寒梅怒放,讓人彷若置身世外桃源。此外,農場內的七家灣溪為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棲息地,而煙聲瀑布(桃山瀑布)沿山壁綿延而下,如白鍊飛墜般,激起水霧冰涼沁人。行程特色:武陵地區山光水色,到處都有可供遊客體驗自然生態的地點,元月至三月正是賞雪、賞茶花、桃花、櫻花、梅花、李花的好季節,遍地開放,美不勝收。夏天到武陵,賓館旁都可見鴛鴦在歡迎您,處處飛舞的大紅紋鳳蝶和曙鳳蝶,夏季平均溫度22度。一片清涼夏意。秋天,每年10月是櫻花鉤吻鮭繁殖季,站在武陵吊橋可見蹤跡。

松鶴部落

松鶴以前又稱「古拉斯」、「久良栖」部落,早期為泰雅族原住民聚落,「德芙蘭」是松鶴泰雅族人之地名,意為水源豐沛土地肥沃、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光復後因大甲溪常見很多白鷺鷥在覓食,遠望有如白鶴在飛舞,故更名為「松鶴」。座落於大甲溪畔的松鶴社區,屬於河階地形,目前村落內有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籍等多元族群居住,松鶴社區林場巷有一整排檜木板屋(林務局員工宿舍)是日據時代臺灣三大林場之一的「八仙山」林場,保持最完整的歷史見證。現在來到松鶴,貫穿部落的「林場巷」其實便是從前的森林鐵道,而昔日的宿舍區保存尚稱完整,是松鶴部落的文化遊覽重點。遊客來到依然能見到日式拉門、觀景廊道,還有屋內的榻榻米甚至是早官式建築,這裡活像是日本歷史老街,歲月淹沒許多事物,卻也保留許多古蹟。

谷關大道院

本院位於中部橫貫公路25公里,環山圍繞,風景幽雅,採用華北式廟體建築,莊嚴典雅。中為【無極大寶殿】,龍側【凌霄大寶殿】,虎側【紫微大寶殿】。無極大寶殿為奉祀無極混元三聖大天尊、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與三教教主及三清道祖、太子元帥等神仙佛聖;凌宵大寶殿奉祀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南天主宰文衡聖帝與金闕上相諸葛武侯及恒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等神仙佛聖;紫微大寶殿奉祀萬星教主北極紫微大帝、南斗六司延壽星君與北斗七元解厄星君。為方便香(遊)客,有提供隨喜功德之自助式素食餐廳與住宿禪房等服務;住宿登記須出示身分證件。 電話:04-25943555 傳真:04-25943659

楓之谷-1956秘密花園

◎標高(海拔):1956m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102至103年起重新規劃園區並以海拔高度1956公尺命名為「楓之谷-1956秘密花園」(原名為四季賞花園區),位於梨山賓館前50公尺、台8線中正路圓環下方。園內依山勢栽植了各種花草樹木,除了秋天外,春天也可賞楓,如紅楠和小葉楓等都是在春天冒出紅色嫩芽,紫葉楓則是全年葉呈暗紅,而三角楓與青楓在春季雖顯現青綠,但仍不失其美麗風采。遊客可從台7甲線於接近梨山時,在俯視梨山地區有一片紅色景觀區,即是本園區。楓之谷-1956秘密花園的前身為梨山國民旅舍。早年中橫開通使得梨山成為重要的交通中繼站,為了因應日益遞增的住宿需求,便於此地建立觀光旅店。但後來因為旅店位於地層滑動區域,基於安全考量而停止營運。直到民國92年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此區重新整建為四季賞花園區,依山勢種植多種花草樹木,為梨山開闢了另一個美麗的景點。當花朵綻放時,更為遊客帶來呈現了一處賞心悅目的好去處,遊客在四季不同時節,都可以在園區內觀賞到不同四季變化的美麗風情。    為提供梨山優質而豐富的旅遊環境,增設多項設施,如象徵家庭、事業、愛情、財富與健康等五福俱足的「五福祈福鐘」;可觀賞大雪山脈與中央山脈聖靈線的觀景台;代表泰雅族原住民意象與梨山四季景緻及產物結合的「彩虹築圍牆」;提供心靈與山之脈動共鳴的「水琴區」;瞭解泰雅族原住民文化的「紫藤花架」;以及觀賞星空之美的「觀星椅」…等等各式賞景設施與特殊植物。

谷關風景牌樓

為東西橫貫公路谷關風景特區地標,牌樓所在處於台8線約34公里處。

谷關街道

梨山風景區位於臺中市和平區,面積約31,300公頃,對外主要聯繫道路為台8線及台7甲線。本區山巒連綿,登高可遠眺群峰,欣賞雲海不時變幻,而壯觀奇特的峭壁峽谷間,溪流蜿蜒、瀑布急瀉,景色秀麗清雅,無論是春賞花、夏採果、秋拾楓、冬賞雪及觀日出、觀星,都讓人如同置身山中瑞士,深刻感受自然的美妙。

谷關溫泉公園

位於台8線34公里處,園內設備完善,包含溫泉文化館、廣場、舞台等設施,更為打造悠遊谷關行無礙的旅遊環境,完成了溫泉公園銜接捎來吊橋的友善通道,以及多項設施改善,讓行動不便遊客可陪同陪伴者前往泡腳池,體驗溫泉魚SPA的樂趣。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隸屬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四周群山環繞,森林蒼翠,鳥類繁多,河階台地廣闊,景觀原始典雅,氣候清爽宜人。區內十文溪與佳保溪匯流其間,溪水源自深山森林,水質清澈,溪中大小岩石遍佈,處處潺流,景觀獨具特色,是賞鳥和渡假休憩勝地。網址:http://tsfs.forest.gov.tw/cht/index.php?

梨山賓館

◎標高(海拔):1956m 梨山賓館位於梨山里的中心地區,為梨山地區最早興建的旅館,其古色古香的外觀已成為中橫的地標。賓館的後方建有生態步道,拾階而上,可達福壽山農場;沿途林相繁茂,蒔花綠蔭,為森林浴、賞鳥、遠眺雪山等群峰的好去處。 梨山賓館和臺北圓山飯店及高雄圓山飯店並列為臺灣三大中國宮殿式建築,在當時看見梨山賓館,就知道梨山到了,成為當時的梨山地標,歷經921大地震、72水災的洗禮,梨山賓館漸漸失去了昔日風華,後經觀光局整修,已於民國101年重新開業。 網址:http://www.lishanguesthouse.com.tw/

梨山賓館生態環保步道

〈〈目前整修封閉中〉〉◎標高(海拔):1933m    福壽山出入口:   標高(海拔):2196m梨山地區設有多處生態步道,如梨山後山步道、思源埡口710林道、福壽山農場森林浴步道等,除具有多采多姿的植物生態外,林間鳥鳴聲此起彼落,為優質賞鳥勝地。  步道名 步道長度 行路時間 沿途主要站點說明 旅遊叮嚀 梨山賓館生態環保步道 900M 60分 步道兩端點為梨山賓館及千櫻園,路程中行經2座纜索吊橋 1.步道陡峭,建議穿著防滑鞋類,孕婦、幼童及高血壓患者請衡量自身體力行走。 2.夏季偶有蛇蟲出沒,請小心慢行。

谷關七雄

谷關七雄是中部著名的中級山,包含八仙山、馬崙山、屋我尾山、波津加山、東卯山、白毛山和唐麻丹山。八仙山的登山口位在靜海寺旁,單程六公里,兩側多為針葉林。馬崙山沿途路徑寬大好走,登山口在台8線36.2公里附近。屋我尾山的登山北口在大雪山林道約 31.2公里處,可以輕鬆登頂。波津加山可測試腳力,沿途可見大甲溪南岸山巒景致。東卯山為寬坦的台電保線路,登頂基點峰視野遼闊。白毛山可俯瞰大甲溪流域景致。唐麻丹山則是谷關七雄中較為輕鬆的路線。谷關七雄地區GPS定位座標馬輪山台電巷  N:24°12'29.5" E:120°01'03"馬崙山登山口  N:24°11'49.8" E:121°01'05.5"第一座涼亭  N:24°11'39.3" E:121°01'48.3"第二座涼亭  N:24°12'42.1" E:121°02'13.3"三等三角點  N:24°11'56.8" E:121°03'03.3"東卯山谷關大道院  N:24°10'14.3" E:120°56'29.2"東卯山步道入口  N:24°10'18.2" E:120°56'36.5"東卯山登山口  N:24°10'30.5" E:120°56'38.6"避雨亭  N:24°10'49.3" E:120°56'17.5"三等三角點  N:24°11'08.9" E:120°57'28.4"屋我尾山 登山口  N:24°11'36.9" E:120°59'30.5"三等三角點  N:24°12'37.2" E:120°58'16.2"波津加山登山口  N:24°12'17.5" E:121°00'33.9"登山步道入口  N:24°12'25.5" E:121°00'31.2"涼亭  N:24°12'24.4" E:121°00'30.9"三等三角點  N:24°13'42.8" E:121°00'41.1"唐麻丹山登山口  N:24°09'59.9" E:120°56'59.0"三等三角點  N:24°09'39.6" E:120°57'40.0"白毛山登山口  N:24°10'13.2" E:120°55'13.2"三等三角點  N:24°09'41.0" E:120°55'31.4"八仙山登山口  N:24°11'18.8" E:121°00'49.2"靜海寺  N:24°11'19.7" E:121°00'49.6"三等三角點  N:24°09'15.4" E:121°00'43.0"佳保台三等三角點  N:24°11'10.9" E:121°00'28.8"管理單位:東勢林區管理處 https://dongshih.forest.gov.tw/

天池

◎標高(海拔):2541m天池擁有終年不竭的池水,傳說只要繞著天池走左三圈、右三圈,就能實現願望;還有一座罕見的天然浦團,據說下方磁場特別強烈。天池旁的達觀亭,是昔日蔣公避暑辦公之處,內部保留部分陳列,並開放做為小咖啡廳。(為行政院退輔會福壽山農場所有)

捎來步道

步道取自當地部落頭目之名(音「捎來」),沿山勢開闢而成,部分路段陡峭,踩踏階梯而上,沿途林蔭繁茂,綠意盎然,登臨觀景亭,則谷關風貌盡收眼底;每當春天櫻花盛開、秋楓轉紅,景色更是美不勝收。本步道全身約1500公尺,時間約1小時30分,部份路段陡峭活動前請衡量自身體力。  步道名 步道長度 行路時間 沿途主要站點說明 旅遊叮嚀 捎來步道 1500m 1小時30分 至高點休憩觀景台 1.步道陡峭,建議穿著防滑鞋類,孕婦、幼童及高血壓患者請衡量自身體力行走。 2.夏季偶有蛇蟲出沒,局部路段偶有落石,請小心慢行。

梨山遊客中心

梨山遊客中心的前身是梨山賓館附屬的「清心閣」,原本是作為販售飲料、底片與紀念品的地方,現在改建為梨山遊客中心。遊客中心外觀為紅瓦中式建築,與旁邊的梨山賓館相互呼應。 遊客中心提供梨山風景區的旅遊資訊、景點介紹、泰雅服飾體驗、簡易醫療服務、交通路況查詢、旅客意見反應等服務。 文創與體驗區則展示當地原住民文創工作者所創作的手工藝品,您可以體驗穿著泰雅服飾,並拍照留念。展示區內藉由照片與文字之介紹,引導遊客認識梨山地區的自然風情與人文特色,主要有梨山四季變化之景色、耶穌堂、梨山文物陳列館、谷關湯饗等。此外,櫥窗內有擺設在地農特品模型與高山茶包裝樣品,讓遊客更充分認識梨山當地農特產物。 遊客中心二樓所建置的瞭望臺是供造訪梨山的遊客們欣賞梨山賓館的古代宮殿式建築之美,也能遠眺臨對著梨山的中央山脈與雪山群峰,令人目酣神醉。 梨山遊客中心為提升服務品質,自101年起,創新設置「未來郵局-山水傳情,意郵未境」之服務,櫃台前尚有提供梨山在地風景名信片,讓遊客遊賞梨山之餘,還能透過明信片的傳遞進而創造出愛與關懷,顯現梨山在地人情味之濃厚的文化特色,讓前來造訪梨山的遊客們留連忘返,不禁令人想再次回味梨山這片美淨之地。

溫泉文化館

溫泉文化館為全國第一座以溫泉為主題的展示館,現代簡樸的建築內除了提供導覽解說和旅遊資詢外,並設有溫泉銘、溫泉沐浴軼史、臺灣常見溫泉種類、溫泉知識電子書、泡湯禮儀與須知、臺灣常見溫泉簡介、世界溫泉簡介、互動益智、影片放映、中橫谷關大事紀、溫泉探勘及利用、互動投影區等服務,是遊客深入認識溫泉的好去處。

谷關溫泉

谷關溫泉起源於日本明治時代,舊稱「明治溫泉」,由於泉水清澈無硫磺味,故深受遊客喜愛,目前已有健康水療、日本庭園及松林溪畔等不同風味溫泉池,是中部橫貫公路著名的溫泉勝地。行程特色:明治時期谷關溫泉俗稱生男湯!這裡的溫泉經評定是屬於優良的弱鹼碳酸泉水,水質特佳,溫度約在48度,性溫和而略帶鹼性,是中部橫貫公路著名的溫泉勝地。

大甲溪發電廠

大甲溪流域沿線的德基、青山、谷關、天輪等電廠,社寮、后里、馬鞍等機組合併成立為大甲溪發電廠,其行政及遙控中心就設在天輪分廠。天輪分廠為調整池式電廠,新舊2廠共安裝法蘭西斯豎軸水輪發電機組5部。(需事先申請預約)

福壽山農場

◎標高(海拔):2240m氣候四季分明,身處群山間可見日出晨曦、黃昏夕照、滿天星斗、四時花卉和火紅楓葉同爭妍,農場內的天池、波斯菊花海、松盧楓紅及鴛鴦湖等處,佳景宜人,美不勝收。此外,生產的高冷蔬果與著名的梨山茶(福壽山長春茶)廣受大眾歡迎,常供不應求。電話:886-4-25989202,886-4-25989205

谷關遊客中心

谷關遊客中心提供谷關風景區的旅遊資訊、景點介紹、泰雅服飾體驗、簡易醫療服務、交通路況查詢、旅客意見反應等服務。一樓整修後,有與公園景色融合為一的休憩區,也有貼心服務的免費充電站。文創與體驗區則展示當地原住民文創工作者所創作的手工藝品,您可以體驗穿著泰雅服飾,並拍照留念。此外,櫥窗內有擺設在地農特品模型與高山茶包裝樣品,讓遊客更充分認識梨山、谷關當地農特產物。地下一樓則展示了溫泉銘、溫泉知識電子書、溫泉常見的種類、並透過泡湯禮儀與須知的展示,讓谷關有一個很好的泡湯環境。地下二樓介紹了台灣及世界著名的溫泉介紹,也有我們參山處自製的微電影撥放,更有目前最夯的益智互動區,藉由益智區的遊戲,可更了解谷關及溫泉喔!!

德基水庫

◎標高(海拔):1465m 位於大甲溪上游,為全臺首座拱形高壩,其設計以特殊的雙曲線薄型拱壩為其特色。而翠綠的湖面與四周群山相輝映,加上山頭雲霧繚繞與秋日楓紅美景,構成一幅絕美的風情畫。

希利克步道siliq

連接著尋梅園與攬勝樓的Siliq希利克步道,全長600公尺,全程以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友善環境工法施作。「Siliq希利克步道」即為泰雅族的占卜靈鳥-繡眼畫眉之泰語。步道沿途綠意萬千,原始森林林相豐富,鳥類、昆蟲、蝴蝶種類繁多,是一條充滿自然野趣的森林步道,終點來到攬勝樓,登高望遠,別是一番滋味!希利克步道來回約1.5至2小時,是適合健行、生態體驗,親近大自然的好選擇。 步道名 步道長度(M) 行路時間(分) 沿途主要站點說明 旅遊叮嚀 Siliq希利克步道 600 30 步道兩端點為尋梅園及勇士營地,路程中行經2座纜索吊橋 1.建議穿著防滑鞋類,孕婦、幼童及高血壓患者請衡量自身體力行走。 2.夏季偶有蛇蟲出沒,請小心慢行。

梨山耶穌堂

「梨山耶穌堂」-全國最高教堂及婚攝浪漫基地,除了是梨山地區顯目的簡約歐式建築物外,更是參山處「幸福梨山 原味山城」旅遊軸線中重要的景點之一;梨山耶穌堂新建的許諾平台,可遠眺雪山全景,在藍天白雲陪襯下,令人陶醉,園區內所有的設施似乎渾然天成,點綴得恰到好處,耶穌堂走過40年的歷史,終於再度啟用,高山的哥德式教堂感動及觀賞自然的景色,是人生一大享受及幸福。梨山耶穌堂正式啟用後,開放時間為每日9時至21時,全年無休,歡迎即將步入紅毯的新人,能來到全國最高的教堂拍攝婚紗及辦理婚禮誓約,更誠摯地邀請國人,走訪梨山時,一定要來耶穌堂感受歷史與幸福的體驗。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中市和平區,主峰海拔2366公尺,約為八千台尺,因而得名「八仙」,區內森林蒼翠,氣候清爽宜人,十文溪與佳保溪匯流其間,溪水源自深山森林,水質清澈,溪中大小岩石遍佈,處處潺流。自然生態資源豐富且本區於日治時期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擁有濃郁的林業人文風情,是您假日休閒體驗大自然最佳的去處!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境內,海拔介於700至2,938公尺間,八仙山、馬崙山等皆位於境內。而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地處佳保溪匯入十文溪處的沖積台地(佳保台)上,二溪的水質清澈潔淨,水量充沛。十文溪溪谷壯麗,風光優美,溪中怪石嶙峋,白淨、灰綠的巨岩呈現不規則羅列,倘佯其間,塵俗頓然拋諸腦後。碧藍的溪水流經巨岩,激起白色浪花,夾岸翠綠的森林,質樸純淨,令人有遺世獨立之感。目前的八仙山地區是以二葉松、台灣五葉松、肖楠、杉木及殼斗科植物為代表植物。二葉松分佈於崩塌地以及開發過的向陽山坡,因本身含有大量松脂,極易發生森林大火。而台灣五葉松多分佈於山脊上,在八仙山的台灣五葉松年齡都較高,顯示台灣五葉松存在於十文溪流域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崩塌地除了慢慢會被山黃麻以及一些先驅植物進駐外,在多霧的環境裡,大型的岩塊上也會因為有潮濕的霧氣而附生了許多蕨類植物:骨碎補科的海州骨碎補、杯狀蓋陰石蕨以及水龍骨科的崖薑蕨、絨毛石葦、石葦、槭葉石葦等成為本區最常見的物種。在「先驅物種」的「開疆擴土」下,逐漸地,一些樟科、楠科以及殼斗科植物加入了形成次生林的成員,漸漸覆蓋住崩塌地,此時,次生林中也開始有一些藤類植物攀爬在這些年輕的樹木上:菊花木、血藤、黃藤逐漸的佔領林內其他的空間。有了植物所提供的「衣食無缺」環境,昆蟲也慢慢地進駐這片新生的森林中,進而引來以昆蟲及植物果實為食的鳥類:青背山雀、赤腹山雀、灰喉山椒鳥、小卷尾、朱鸝、繡眼畫眉、綠畫眉、小啄木等鳥類所組成的混群,加上冬季由高海拔山區降遷的許多特有種鳥類,讓這個溪谷更加的熱鬧。更使得坐落在十文溪畔的八仙山森林遊樂區成為台灣中部最適合進行生態觀察的地點。遊樂區內的地質多為脆弱的砂岩、粘板岩以及硬岩所組成。由於受十文溪的沖刷切割,區內山勢相當陡急,也因此並未受到過多的干擾,水質特別清淨,生態資源也因而更豐富,每年的秋季,許多在森林底層長大的梭德氏赤蛙就會不約而同的來到十文溪中參加年度的集團婚禮,等到小蝌蚪在溪流中成長為幼蛙後,牠們又會跋山涉水地回到森林中。而在十文溪內也可以看到翠鳥、鉛色水鶇、台灣紫嘯鶇、河烏、綠簑鷺、小剪尾等溪澗型鳥類,可說是喜好在溪流環境活動的留鳥幾乎全員到齊了。八仙山的開發肇始於雲霧中珍貴的檜木林。1911年,日人因八仙山標高將近八千日尺(7,998日尺,約為2,410公尺),原擬名「八千山」,之後才以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但是整體的開發則是始於1914年,當時由日本總督府殖產局指示阿里山作業所先行進行調查測量,以開發林區中的檜木、香杉、鐵杉等為主要的目標,計畫伐區總面積約14,600公頃,包含八仙山、白姑大山等地區。次年,總督府之下設營林局,從此八仙山林業之經營遂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而改隸於營林局。並從豐原鋪設森林鐵路進入八仙山區。在伐木盛期,曾有眾多伐木工人居住此地,並在佳保台興建學校、招待所、辦公廳、神社等,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社區。昔日八仙山林場與阿里山、太平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台灣光復後,則改制為八仙山林場,延續日治時代的發展基礎,繼續進行林業經營。八O年代全面停止伐木後,八仙山林區才開始朝向休閒觀光發展,因而設置森林遊樂區。而國小、神社都在地震以及歲月的流逝中失去了蹤影,八仙山通往豐原的森林鐵路也因為崩塌以及年久失修等眾多的因素下逐漸消失,成為當地居民的歷史回憶。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演替,每年台灣都會遭遇颱風,地震等天災的洗禮這是台灣生態系循環不斷的宿命,也是造成台灣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化的機制。在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仔細的觀察,便能深深領略其中的奧妙,這也是大自然給予台灣子民們一個最深刻的禮物。(本文選自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官網)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大面積的高山巨木林,而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後段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擁有最完整的高山巨木林相,涵蓋了鐵杉林、檜木林及殼斗科植物為主的暖溫帶闊葉林等,每一生態帶均有代表性的巨木留存,是林務局所轄的森林中林相變化最為細膩的遊樂區。地表起伏變化大,海拔高度由最高的小雪山(高度為2,997公尺)走向西南的鞍馬山、船型山及稍來山延伸至約1,000公尺的稍來溪溪谷。小雪線段步道,海拔高度約為2,200~2,600公尺之間,具備了鐵杉林和暖溫帶闊葉林兩種林相特色。步道上段為全世界僅見於中國大陸中部、西南部和台灣的鐵杉林。林下地被則以地下莖發達的玉山箭竹為主,玉山箭竹成片生長,乍望之下酷似草原。這片森林裡偶爾會穿插著幾棵的扁柏和枯木,似乎也透露出這裡過去曾遭遇森林之火燎原的痕跡,雲霧飄渺之間,蒼鬱挺拔的鐵杉巨木,一幅潑墨山水畫就矗立在眼前!步道下段靠近船型山工作站與鐵杉林交界處的森林,是以森氏櫟、鬼櫟等殼斗科植物為主。這裡的殼斗科植物分佈海拔較高,位於海拔1,800公尺~2,500公尺範圍的暖溫帶闊葉林上帶,從森氏櫟巨木及大雪山賓館前的卡氏櫧可以想見昔日壯觀的闊葉森林。這些殼斗科植物在大自然中提供了許多野生動物,如松鼠、白面鼯鼠主要的食糧,同時亦是許多野生鳥類覓食、活動的棲所呢!鞍馬山工作站至苗圃一帶,是欣賞大雪山晚霞最佳之處。瑰麗燦爛的晚霞伴隨著雲霧山景,如此詩畫般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走入環站森林浴步道,扁柏和零星的紅檜依舊是這片檜木林裡最搶眼的主角。此外,昆欄樹、白花八角、高山新木薑子、霧社木薑子、森氏櫟以及僅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部及台灣地區的喬木型杜鵑花等闊葉喬木生長繁密,佔據著檜木林的第二層,與檜木組成了針闊葉混合林。十月入秋之後,檜木上的小膜蓋蕨也跟著換上了秋裝,以紅、黃的彩衣迎接這「秋意上心頭」的季節,展現了迷濛的霧林景緻。而林下地被的蕨類不僅在數量上稱霸,仔細清點種類便可發現時幾種的蕨類在它們最喜愛的潮濕環境中蓬勃地生長著。前往觀景台途中,往大雪山林道另一側的鞍馬山稜線望去,筆直而灰白的冷杉昂然佇立在山麓的高位上,搭配著墨綠蒼勁的鐵杉間雜在其中,邊坡上則為檜木、二葉松和華山松等,加上林下的箭竹草坡,層次對比鮮明的顏色添綴著這座山色,真是教人流連忘返!來到觀景台,360°的瞭望視野是觀賞中部雪山山脈西稜的最佳地點,向北觀看小雪山,往東可見佳陽山和劍山,後方山嶺為合歡山系,轉往南面為白狗大山、八仙山,下方為大甲溪以及已柔腸寸斷的中橫公路,西南方能見度高時還可以清晰地見到玉山,再往西北方則可見到稍來山、鳶嘴山、船型山。眺望遠山的同時,也別忘了不時在您腳邊跳躍的金翼白眉,近距離地觀賞這可愛的鳥兒,肯定為您留下深刻的回憶!另外提醒您最好選擇上午前往觀景台,因為午後這裡便會變成一片雲霧濛濛的世界,此時,若您漫步在大雪山林道時,「小心,帝雉可能就在你身邊喔!」森林中美麗的邂逅,總會在不經意的期待中出現,只要留心觀察,大自然的饗宴俯拾皆是!再從小雪山莊前往天池的途中,這片能邊走邊觀賞的台灣華山松松林,座落在步道兩側,是難得輕鬆步行就能欣賞到的松林景觀。一般松樹的種子都長有一對如翅膀的薄片,是藉由風力散播的種子。然而有「台灣果松」之稱的台灣華山松,其種子卻少了這一對羽翼,卻是靠著碩大的種子吸引如星鴉、台灣獼猴等動物前來採食,藉由動物的攜帶或遺落的方式來傳播種子。這種方式雖然會犧牲掉許多被動物們消化掉的種子,但是藉由動物的行動能力,卻常常能將種子傳播到更遠的地方落地生根呢!來到天池的瑞雪亭歇息一下,這座於民國56年12月落成的涼亭,亭內有林試所首任所長林渭訪先生所題的對聯:『瑞色起青巒天朗氣清四面有情資鑑賞,雪山羅碧樹花香鳥語萬方多難此登臨。』,從文字裡刻劃出天池眺望小雪山的景緻與風光,為這片森林的歷史增添了歲月滄桑與時間見證。千年神木聳立於此,為環境立下座標,資料顯示,這棵紅檜,樹齡約1,400年,樹高約50公尺,胸徑4公尺,胸圍13公尺,曾排名全台第11大巨木。腦海裡盤旋著一段文字《莊子‧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神木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從外觀可以推測出可能是因為莖幹分叉,樹型不佳而得以保全性命,免於遭受砍伐的下場。

梨山風景區

梨山風景區位在中部橫貫公路48公里處,以西銜接臺中,以北通往宜蘭,以東沿著中橫公路可達花蓮,以南行經大禹嶺、合歡山至霧社、南投,東西全長約89公里,總面積約31,300公頃。地處中高海拔,四季景觀優美,自然資源豐富,盛產高冷溫帶蔬果。由於此區為中橫公路主線與宜蘭支線的交會處,使得梨山成為中臺灣頗負盛名的高山風景區,並與苗栗獅頭山風景區、彰化八卦山風景區被列定為「參山國家風景區」。此區平均海拔高度約1,900公尺,屬於溫帶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當地物產品質優良遠近馳名,水果部分如水蜜桃、梨、蘋果及甜柿;蔬菜部分為高麗菜、大白菜及青蒜,近年來還有梨山茶、娃娃菜、番茄、奇異果等農特產品,並有規劃觀光果園和水果市場,可以讓民眾體驗摘果樂趣、採買回家享受好滋味。因身處高山環境,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美景,適合賞花、賞楓與玩雪,每年1月至4月則為主要的賞花季節,是民眾前往梨山遊玩的熱門時段。當地居民族群多元,包含客家人、閩南人、榮民等,特別是環山、松茂等部落散居泰雅族人,民族文化深厚,編織工藝純熟,梨山文物陳列館,除了展示中橫公路開墾歷程、梨山自然生態,也有泰雅族文化的介紹,讓旅客對梨山風景區有更全盤的認識。此區最早興建的梨山賓館,擁有中國宮殿式外觀,為中橫的地標,旅館後方並設置生態環保步道,沿途林木蓊鬱,是賞鳥、遠眺群峰的絕佳勝地。

武陵國家森林遊樂區

武陵國家森林遊樂區坐落於台中市和平區與宜蘭縣大同鄉的交界,海拔高度1,800至3,884公尺,占地面積3,760公頃,屬於雪山山脈系統,由武陵農場向北的松林茂密處即為其所在。區內幅員遼闊,海拔落差大,形成斷崖、峭壁、冰斗等地形景觀,蘊藏豐富自然資源,原始森林分佈、多樣物種棲息,以及四季各有不同景致,全年都吸引眾多人潮前往遊玩,親自體會大自然的魅力。群山圍繞的武陵,由於森林多位於向陽坡,屬於偏乾性的森林環境,主要植物以適應乾旱環境的二葉松為主。生態環境保存良好,孕育山羌、長鬃山羊、臺灣黑熊等不少哺乳類動物,特別是人煙稀少的高海拔森林之處,常可見他們的蹤跡,在林間漫步也可發現鳥類白尾鴝、冠羽畫眉鳴叫,曙鳳蝶飛舞,令人驚豔。大甲溪支流的七家灣溪,生存珍貴的物種櫻花鉤吻鮭,屬於洄游性魚類,因地質變動影響,致使其無法洄游,變成陸封性魚類,為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活化石。橫跨七家灣溪的「武陵吊橋」,橋全長15公尺、限重2公噸,可從橋上用望遠鏡俯瞰,有機會找尋到櫻花鉤吻鮭的身影,往前會進入「桃山步道」,全程約4.5公里,水泥路面鋪成,依山勢呈Z字型爬升450公尺,兩側為蒼翠茂密的人造林,瀑布前有一處景觀台,並在峭壁上可見前國策顧問趙恆惕所提的「煙聲」二字。步道的終點為「桃山瀑布」,又名「煙聲瀑布」,落差約為50公尺,此一路段為著名的賞鳥路線,環境清幽閑靜,林木綠意盎然,野鳥飛翔鳴叫。此區擁有四季變化的高山美景,不僅是一處絕佳的登山據點,也是一處適合賞櫻花雪景、觀瀑賞鳥的旅遊勝地。在豐沛水量的夏季,瀑布水流有如白絹快速傾瀉而下,激起氣勢磅礡的水聲,迴盪在山谷之間,令人相當驚豔,並且霧氣如煙瀰漫,水溫常年保持攝氏13度以下,只要稍微靠近瀑布,便能感受到一股清涼感,在台灣酷熱難耐的天氣之下,頓時暑氣全消,讓人感到神清氣爽,獲得身心靈的放鬆。

梨山文化陳列館

館內共有四個展示區,分別規劃為中橫開發史、中橫地質地形、泰雅廣場及梨山特產等,每一展示主題都有相關的圖片及影片導覽。地圖:

裡冷部落

裡冷部落,位於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博愛里,在中部橫貫公路26公里處,距離谷關還有10公里。在中橫新地標大紅色的裡冷橋右轉,大甲溪與裡冷溪交會處的即是裡冷部落,由於地勢背山臨溪,氣候舒適宜人。部落居民不超過500人,居民世代務農,主要農產為柑、橙、桃、梨、李,在各個季節接替產出,主要信仰為真耶穌教會。 裡冷擁有相當豐富的觀光資源,由七個不同姿態的瀑布組成的七重天瀑布、四壯士五葉松步道、裡冷林道、八仙山森林遊樂區、谷關遊樂區、參山國家風景區等觀光景點,這些地區以中橫公路為主線,串聯各風景名勝,交通在谷關以下之路段,十分通暢。截至96年,谷關以上至梨山路段,因地震損壞,尚未通車。 裡冷地區較晚開發,尚保有原始的自然生態,林相、動植物種類極為豐富,隨處可見二葉松、五葉松、香楠、雅楠、山麻黃等多種原生植物,蟲、鳥、蛙、蝶等更是不勝枚舉,是許多生態觀察、攝影者的天堂。裡冷溪終年水流穩定,且部分溪岸與路面接近,夏日常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戲水,近年來更在裡冷溪畔挖掘到溫泉,有業者計劃在溪畔開發溫泉渡假會館,配合和平區公所申請松鶴裡冷休閒農業區的設立,未來觀光休憩的潛力極大。

馬鞍壩生態園區

馬鞍壩生態園區,為臺中和平區的大甲溪發電廠的轉型,結合森林水資源、電力科技與自然生態,不僅是中部水力發電的核心,還是蘊藏豐富魚類、鳥類、蝶類、獼猴、野豬及植物等生態廊道,兼具能源教育與生態觀察的功能,並且設有鐵馬驛站,可提供自行車友休憩的環境,民眾可規劃來此遊玩,享受附近的森林芬多精,造訪百年水利建設白冷圳,或是搭配鄰近景點谷關溫泉、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一同前往來趟知性休閒之旅。馬鞍生態園區內包含有馬鞍壩綠能發電展示、動輪實體、科技展示館、馬鞍進水口、發呆亭、鷺鷥島、天輪白冷吊橋、白冷圳取水口、新天輪尾水、白冷冰棒、白冷肉包、生態魚道展示等旅遊景點特色。值得一提的是,馬鞍壩綠能發電展示區,設置相關發電機器,現場可從儀表看出即時發電量,讓民眾了解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受到氣候的影響,另外也提供民眾體驗操作水輪機發動,了解水力發電的原理;生態魚道展示區,設置參觀步道、開設觀魚窗,可了解魚類洄游實況。位於馬鞍壩與大甲溪發電廠之間的天輪白冷吊橋,橋長100公尺,橫跨大甲溪,原為白冷地區大甲溪兩岸主要通道,目前因吊橋年代已久,基於安全因素考量,僅供民眾步行,車輛改由馬鞍壩頂道通行。漫步在橋上,往上游可眺望大甲溪發電廠出水口,往下游可眺望鷺鷥翱翔天際,水力資源與自然生態美景盡收眼底。離開園區以前,不容錯過品嘗在地的好滋味,如消費合作社所自產的枝仔冰「白冷冰棒」和超過40年歷史的客家風味包子「白冷肉包」。

思源埡口

思源埡口位在台中市與宜蘭縣的交界處,歸屬宜蘭縣大同鄉境內,海拔高度1,948公尺,為南湖大山支脈和桃山支脈交會的最低鞍部,也為蘭陽溪與大甲溪的分水嶺,以及兩種氣候的分界線。舊名為比亞南,源於泰雅族語意指「祖先曾經來過的地方」,被日本人諧音稱作為「比亞南」,後來政府將地名改為「思源」,取飲水思源的意思,而「埡口」則指兩山相連的凹陷處。此處林相多屬於暖帶林,上部有紅檜和扁柏,其餘地方還有香楠、烏心石、赤楊及柳杉等樹種,並孕育多種的動物、昆蟲等自然生態。思源埡口為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相連之處,以致四季分明、景色秀麗,春夏百花齊放,秋冬樹葉變色紛落,倘若水氣充足,還有機會飄下白雪,可一睹如北國般的唯美景象。

미리보기 화면입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