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斗南鎮熱門景點(觀光局提供)

偶的家-戲偶文創園區

布袋戲深耕台灣百年也是台灣具有代表性地方文化,精彩的布袋戲表演背後布袋戲偶的雕刻製作絕對功不可沒,徐炎卿大師從50年代開始投入布袋戲偶雕刻,也製作出風靡全台的布袋戲精典角色史艷文、藏鏡人、黑白郎君、劉三、怪老子、二齒等知名人物,炎卿大師的子孫也傳承了這項工藝,目前也已經傳承到第三代了。

炎卿木偶雕刻社

炎卿的起源:炎卿木偶彫刻社成立於民國63年,由徐炎卿先生一手創立而成。 徐炎卿先生,民國40年7月出生於雲林縣古坑鄉,由於小時即喜歡在木頭上雕刻一些人物,日久後即無師自通的能將木頭雕出栩栩如生的木偶頭。再用彩筆繪出自己幻想世界中的各種人物,且個個神韻生動,因而一頭闖進木偶的雕刻世界。

斗南順安宮

建於1736年(清乾隆元年),廟內奉祀的媽祖「湄洲聖二媽」是當地望族陳家祖先從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湄州天后宮」天上聖母廟恭請而來的。聖母浮雕圖設在十八公尺高的香客大樓前面外牆,上方設置投射燈,入夜點燈後更顯莊嚴,遠處即可看到,成為斗南新地標。

斗南車站

斗南站原稱他里霧,於1903年(民前9年)12月15日嘉義至他里霧間鐵路通車,即於現址設站原木造簡陋站房,民國9年10月1日地方制度改制「他里霧」改稱「斗南」。於1945年(民國34年)3月改建為斜屋頂磚造宮殿式站房建築。車站主體為長形空間,並形成不同屋脊高度的斜屋頂,大廳做成重簷,上方以四斜屋頂構成,下方屋簷出挑形成簷廊。日治晚期,混泥土加強磚造為普遍特色,加上面臨戰爭物資缺乏建築數量減少,建築物立面裝飾趨於簡潔,因此,斗南車站的建築形式也以簡化的裝飾、簡潔的幾何線條、腳線為主。斗南車站建築簡單,與其他年代的建築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車站大廳部份作成重簷形式,上方以四斜屋頂構成,下方屋簷出挑,形成簷廊,強烈表現出日式風格,值得存留。

他里霧文化園區

「他里霧文化園區」鄰近於斗南車站,「他里霧」是斗南的舊地名,館內有提供由來與介紹,現已更名『 他里霧微光草原聚落 』,文化園區由五個館構成(生活美學館、環境教育館、68電影館、繪本館、漫畫館),館舍皆是免費使用,停留庭時間預計半天,是休閒遊憩的好所在。文化園區每個館內都有相當豐富的介紹,除了可以了解他里霧事件的地名與由來,也有藝術作品販賣、農產品市集。

Mode d’aperç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