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建築新生命】

Audio tour

作為日治時期管轄整個臺南州的衙署、戰後的空軍供應司令部及臺南市政府的「原臺南州廳」,已經歷經一個世紀。隨後又因「原臺南州廳」保存修復計畫的執行,促成此建築成為臺灣近年來以「再利用」思維修復之官方建築的重要案例。

【重錘式窗戶】
為日治時期仿西式建築中常見之上下開合的窗戶設計形式。於左右窗框內設有滑輪,以及約與窗扇等重的鑄鐵平衡錘。利用重力原理開合,使窗扇停留在所要的位置。

--
圖說1~3:展場實景照

【舊建築新生命】州廳的建築美學

Audio tour

原臺南州廳的建築造型典雅,以厚重的磚造與石材來彰顯權威,融入當時盛行的仿西方古典主義之建築語彙。州廳正棟立面對稱,採用屬於法國馬薩頂式樣屋頂,兩端以衛塔為轉角,延伸至兩翼,呈現宏偉氣勢,為當時官式建築之特色。正棟立面中央主入口設置門廊而往外延伸,方形門廊四端各以三根城组的托次坎柱式支撐,透露著均衡和諧之美。建築造型構成可分為三部份,即屋頂、屋身、基座。基座高約一米,以石材正砌,表現厚實、穩重的特質;屋身可細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為仿石材處理成粗獷的水平帶,第二層混有磚牆,屋頂以鋪紋樣石板瓦及銅片瓦之古典馬薩頂創造厚重的天際線,顯示官式建築的莊嚴。

--
圖說1、2:展場實景照

【舊建築新生命】舊建築再利用

Audio tour

原臺南州廳建於1916年,基地面積共有4419.526坪,原建築構造以磚和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在漫長的歲月中,州廳因時代變遷而數次改變用途。1997年,臺南市政府搬遷至永華路新址後,原臺南州廳建築便由文建會(今文化部)主導,進行修復再利用工程,直至2003年10月修築完成,老建築始以嶄新面貌與人們見面。

【現地展示】

地樑──以連續弓形磚拱方式組砌,用來分散與傳遞建築物重量。雙拱交會處有獨立基腳,以交丁方式與基礎樑接合。
氣孔──設置的目的為通風換氣之用,並降低潮氣,使建築物乾燥,以免遭致蟲蟻蛀蝕。


【建築師:森山松之助】

森山松之助(1869-1949),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大學造家學科(今東京大學建築科之前身),師承英籍教授康德(Josiah Conder)。森山松之助擔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營繕課建築技師期間,主持多棟臺灣官方建築的設計規畫,為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除了臺南州廳之外,亦設計有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國定級古蹟)、臺北州廳(今監察院,國定級古蹟)、臺中州廳(今臺中市政府,歷史建築)等。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最具象徵意義的官制建築,諸多出自森山的設計,是這段期間最具代表性的官方建築師之一。

--
圖說1~4:展場實景照

【注意,你已被文學包圍了】

Audio tour

【你的一天,會看到多少文字?】

一睜眼,你閱讀報紙或滑滑網路新聞,再瞄一下朋友轉貼的文章。出門上班上課,你穿越無數廣告招牌的誘人標語。晚餐,你在商店街聽見流行歌曲,餐廳門口褪色的春聯有吉祥語,競選宣傳車路過,候選人用擴音器喊的口號很激情。回到家,爸爸興沖沖講了一則手機看來的諧音笑話。你覺得不好笑,不過突然想起看過一部電影也有個愛講冷笑話的老爹,所以嘴角還是微微上揚。

這只是普通的一天。

如果你仔細回想,就會發現自己沉浸在大量的文字裡──很多,是寫作者精心修飾調度,不一定都稱為文學家,但其實都用了千百年來發展出來的文學技巧:雙關、押韻、反覆、對比、聯想......。透過口耳相傳、大眾媒體和教育體系,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人類正置身最「文學」的一個時代。


【「不,我不懂文學。那太困難啦!」】

其實,即使是最偉大的作家,也是從生活世界開始創作。最初,寫字是為了「紀錄」,記下生計的需要和個人的想法,傳達給他人。就像便條紙上的筆記,或者社群網站分享的心情。接著,人們發現寫作本身的「遊戲」性質。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寫法,可以玩弄韻律、改變組合,讓同樣的內容更有感。於是,文學開始產生樂趣。感受同樣樂趣的人就有了「共鳴」。當人們被文學作品感動而改變想法,也會發生「行動」。就像看到一則令人激昂的社會事件,會想要捐款、投票或加入討論一樣。隨著時間演進,累積了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其中最耐人尋味的,不斷被傳承為整個社會的集體記憶。每個世代的新作家,都在這些記憶的基礎上創新,讓集體記憶庫更加豐富。這就是「文學史」──屬於臺灣的記憶庫,當然就是「臺灣文學史」。

那些發亮的名字和作品,構成了臺灣文學耀眼的星圖。

--
圖說1、2:展場實景照

圖說3:AR示範照

圖說4:《街角巷弄的文學痕跡》投影裝置
市場招牌的店名、抗議看板的字跡、流行音樂的歌詞、報章媒體的標題,總總看不見的文學痕跡,就藏在這座城市望眼可見熟悉的文字裡。

【始動,島孕育的・與海帶來的】我們的生命即是傳說:口傳文學

Audio tour

原住民族是臺灣島上第一批住民,創造了最初的文化,也是臺灣文學的開端。

原住民族最早期的文學,是以「口說」形式流傳。他們創作故事與歌謠,運用富有節奏感與韻律的語言傳誦這些作品。那是沒有文字的時代,越是琅琅上口就越能幫助記憶、便於傳遞,一代一代解釋世界如何形成、星辰如何運轉,也歌頌英雄、記錄知識與禁忌。大量神話與傳說,反映了他們面對自然的生命經驗。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口耳相傳的文學故事》語音裝置
野生動物常出現在原住民的傳統日常,成為神話故事的重要角色,在欠缺文字紀錄的時代,傳說透過口傳形式,以美麗的族語聲韻保存下來,邀請你湊耳聆聽。
(更多關於原住民與動物的故事 ☛ https://bit.ly/2HlGM7l

圖說3:《臺灣文學群星圖》互動裝置
浩瀚的文學世界裡,每位作家像是散佈夜空中的閃耀星斗,彼此相關聯。點擊星圖上的星子或標籤#,作家們的生平與群體關係便於焉展開。

圖說4:口簧琴,在臺灣各原住民族多有之,不分男女老少皆可演奏,無論是在信號傳達、娛樂、求偶、慶典婚宴、舞蹈等皆有其意義與價值。

【始動,島孕育的・與海帶來的】 把風景裝進韻腳裡:古典文學

Audio tour

1662年明鄭時期,沈光文漂流來臺,古典文學在臺灣萌芽;不久,鄭經和陳永華建立的教育體系,為古典文學奠定了基礎。

清領時期,臺灣文學多為「遊宦文人」所寫。他們因旅遊或任官而來,以「覽異」的眼光看待臺灣與「中原」的不同,海洋經驗、氣候、物產的描述最讓人驚豔,如高拱乾奠立的「八景」書寫傳統。清代中期,先後出現開臺進士鄭用錫、開蘭進士楊士芳、開澎進士蔡廷蘭等本土文人。不同於遊宦文人,他們著重描寫臺灣風土民生、社會狀況。例如大龍峒陳維英等的楹聯文學、竹塹林占梅等的園林文學、彰化陳肇興等的社會寫實、府城施瓊芳等的善於用典。

1895年乙未割臺,山河易主,悲憤是日治初期文人的寫照。有人選擇西渡中國,而留在臺灣的文人,則迂迴面對殖民統治,留下豐富的作品,成為日治時期詩社百家林立的先聲。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臺灣八景詩》互動裝置
輕觸螢幕的水墨畫,坐落在臺灣各地的八景,便在清領時期的八首古典詩裡現身。

圖說3、4:施士浩《喆園吟草》,卷三封面、卷四內頁。施士洁(1856~1922),字澐舫,又號喆園。清臺灣縣治(今臺南市)人。其詩文作品見於《後蘇龕合集》及《全臺詩》第拾貳冊,《喆園吟草》四冊則未見其中,足見其珍稀。

【始動,島孕育的・與海帶來的】臺灣人的拼字初體驗:白話字

Audio tour

十九世紀下半葉,臺灣除了有古典中文,也出現了「白話字」──這是十九世紀英國傳教士引入、運用拉丁字母拼寫臺灣話的拼音系統。1885年,臺南的巴克禮牧師創辦了《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台灣府城教會報),全部用白話字刊載新聞,是庶民讀寫的重要里程碑。

日治中期,白話字的影響力持續深化。1924年,臺灣文化協會決議將推廣白話字列為重要工作。蔡培火創立的「臺灣白話字研究會」,林獻堂、林攀龍父子開辦「霧峰一新會」,都積極推行白話字。

白話字一直沿用至今──即便1969年《台灣府城教會報》在政府的「國語運動」政策中停刊,但白話字仍在民間流用,並為解嚴後的母語文學作品打下基礎。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白話字拼音姓名》互動裝置
自己的名字寫成白話字會是什麼模樣?邀請你輸入漢字姓名,即刻擁有「你的名字」的虛擬名片。

圖說3:Thomas Barclay(湯瑪斯.巴克禮)《TÂI-OÂN HÚ-SIÂⁿ KÀU-HŌE-PÒ》(台灣府城教會報) 發刊詞。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Thomas Barclay(湯瑪斯.巴克禮)1885年創辦的《台灣府城教會報》之發刊詞,他在發刊詞中提到漢字難學,為了傳達教會消息方便,並兼有教育信徒的使命,故採用本土化的廈門音白話字印製報刊。

圖說4:蔡培火《CHA̍P-HĀNG KOÁN-KIÀN》(十項管見)。蔡培火(1889-1983)在一九二〇年代積極透過羅馬字推動啟蒙、文化運動,提出當時臺灣人最需要的「十項社會教育」,以啟發吾土吾民之心。全書分十項要點逐一敘述,論述其宗教、人生、何謂臺灣人、女性、文明等觀念,殷切之情昭然可見。

◎【延伸閱讀—臺文天文台】
1.「管見」是什麼?跪著讀《十項管見》:
https://reurl.cc/N6KGMk
2. 臺灣!這是我蔡培火的日記!你收下吧:https://reurl.cc/Ez5ROv

【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東亞文化的板塊交界:新文學的崛起

Audio tour

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古典文人浮現認同焦慮。為了維繫詩文傳統,各地詩社林立,數量有近三百家,「櫟社」、「瀛社」、「南社」三大詩社是主要代表。殖民帶來壓迫,也帶來現代教育,培養出大量的新式知識分子。1920年代,他們從學校畢業、從日本和中國等地留學歸來,促成了臺灣「新文學」的誕生。

新文學和古典文學,既混合又競爭,碰撞出全新局面,也爆發衝突火花。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新媒體《臺灣民報》,就有張我軍、鄭坤五等人發動的「新舊文學論戰」激烈開打。然而,新舊文學並非壁壘分明,傳統仍然強盛,創新方興未艾,激出了一批既能創作古典詩文,又能探索小說與新詩的多棲作家,如賴和、楊雲萍、楊守愚等人。因此,「混合」是這個時代文學最有趣的特徵。臺灣新文學的第一批作品,看似與當代的「白話文」相同,事實上卻是融合日語和臺灣話等特殊風格的「東亞混合式漢文」文體,在世界文學中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1930年,黃石輝發表〈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引發激辯,揭開臺灣文學史第一次「鄉土文學論戰」序幕。

此處「鄉土文學」是指「用臺灣話寫的文學」,論戰重點在於「應否發展以臺語為基礎的臺灣話文」,作家在思考用什麼語言才能使文學普及大眾讀者。但是,各人的文化認同有差異,導致對於「大眾」的想像也引爆論爭。廖毓文等人認為應考慮到更廣大的中國讀者、避免使用臺灣話文;但黃石輝等人認為唯有使用臺灣話文書寫,才能準確表達臺灣的人情風物。

論戰激發更多作家投入臺灣話文的創作行列,郭秋生催生的《南音》便是努力實踐臺灣話文的代表性刊物。這波文學運動持續到1937年,直到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全面禁止漢文為止。

--
圖說1~3:展場實景照

圖說4:賴和漢詩稿。賴和著,手作線裝,76頁。目前《賴和影像集》未收入,但其內容與《賴和全集》〈漢詩卷〉上的卷七重疊,顯然當初係以此版本作為編纂依據。本手稿「芸」字在《賴和全集》均被誤為「藝」。並有部分缺頁及差異。

【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火車載來了什麼:殖民現代性

Audio tour

殖民體制的本質,是以武力為後盾的經濟掠奪。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日本政府一方面採取高壓支配,另方面也透過教育和建設帶入近代文明。這就是所謂的「殖民現代性」。

這樣的背景下,日治中期以後的臺灣文學作品於是出現各式各樣的現代元素。然而,儘管生產效率增加、生活舒適便利,但同時也帶來失業問題、傳統流失等負面震盪。「殖民現代性」帶給臺灣人複雜的感受,火車,就是典型的代表:震驚、害怕、好奇......。1908年完工的縱貫鐵道,象徵臺灣進入工業生產、商業運輸的階段。坐火車的人,因而有了「慢分」或「守時」的時間觀念;愈來愈密的鐵路網,也帶來了「全島一體」的空間概念。

這種時空變化的全新體驗,深深烙印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

除了小說之外,日治中後期的古典詩與新詩,也運用現代韻律,表達出文人面對現代事物的新感受。

工廠、飛機、電話、電影等物質文明相繼出現,是最直接的衝擊。但現代化並不會只停在物質層面。現代教育體制的完備、都市生活的興起、大眾娛樂的成形,一點一點改變社會的觀念。自由、平等、人權等觀念,都漸漸滲入人心。臺灣在被迫進入文明開化的進程,接觸了新的世界脈動,因而有了新的夢想。

夢與傷,興奮與挫折,組成了這個時代的獨特旋律。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3:《風車》詩刊(第三期)封面、內頁(目錄頁)。《風車詩刊》為創立於1933年之「風車詩社」所發行之詩誌,共出版4期。由楊熾昌(水蔭萍)主編,刊登詩、隨筆、小說、評論。風車詩社標榜超現實主義,摒除政治立場,追求詩的純粹藝術性,為日治時期詩壇所罕見。

圖說4:賴和《獄中日記》手稿。賴和第二次入獄,總共被拘禁約50日,寫在小本子上及粗糙紙張上的約有39日,記載日期為1941年12月8日到1942年1月15日。賴和第二次入獄身體狀況已非常不好,日記中憂慮家中瑣事及社會局勢,並有少許詩作。

【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空襲警報下的歌:戰爭期的文學

Audio tour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入侵東亞各國。臺灣總督府推動所謂的「皇民化政策」,以日語為單一語言推行「國語常用運動」、下令學校廢止漢文科。多數報紙的漢文欄停刊,臺灣的新文學因而轉入新階段,寫作的語言也不同上個階段的混合日臺語言的漢文。一批從小就浸淫在日文環境的新世代作家,如楊逵、張文環、呂赫若、龍瑛宗、翁鬧等人,藉由日語吸收世界文學思潮,以殖民者的語言,持續用文學發聲。這段期間,臺灣籍作家屢屢以作品「反攻」日本中央文壇,在東京得獎、發表,以堅定信念展現文人的不屈意志。

戰事越來越激烈,日本政府調動所有資源投入戰爭,文學作家也可能被殖民政府派遣,前往戰地,進行觀察及寫作。1943年,「臺灣文學奉公會」成立。殖民政府加強言論管制、查禁違逆政策的書刊,更強迫作家發表各種宣言、書寫鼓吹戰爭的作品。此時文壇隱然分裂成兩個陣營。一邊是以日人作家西川滿為首、積極支持皇民化運動的《文藝臺灣》陣營;另一邊是以臺灣作家張文環為首,消極迴避皇民化運動的《台灣文學》陣營。臺灣作家承受高壓,將新文學挖掘到前所未見的深度。他們描寫認同的掙扎、人性的醜惡,挖掘人心的幽微面,展現文學的光芒,猶如高壓地質之中結晶的礦石。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叄人行》山水亭藝術裝置(成若涵|2020|金屬烤漆)
此作品刻畫山水亭故事,「叄」字除以圖像「山」、「川」話字,更喻沙龍中高談闊論,必有我師焉。而透過臺菜館山水亭之場景氛圍的非現實轉化,以及皮影戲視覺效果為發想概念,光影的轉換重現當時文人雅士聚集熱烈討論文學的場景,傳達日治時期新世代作家在戰爭體制之下不屈的意志。

圖說3:劉吶鷗使用之麻將牌。 劉吶鷗(1905-1940)於一九二、三○年代旅居上海時,與施蟄存、戴望舒等人倡導「新感覺派」文藝。除文藝活動外,劉吶鷗亦喜歡打麻將、跳舞,頗能見證當時上海的娛樂生活。

◎【延伸閱讀—臺文天文台】
臺灣文青的歧路——劉吶鷗的《新文藝日記》
https://reurl.cc/k0KlVd

【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暢銷作家的誕生:都市興起與大眾文學

Audio tour

日治時期,都市娛樂成為一種消費市場,暢銷作家也隨之現身。「暢銷作家」是一種特別的文化消費現象,大量讀者來自學校教育提升的識字率,並仰賴現代化的出版事業和大眾媒體所創造的市場。徐坤泉、許丙丁、鄭坤五等作家,是臺灣文學史上第一批「暢銷作家」。他們的寫作類型無所不包,科幻、推理、武俠、神怪、愛情,預告了二十世紀下半葉的通俗小說樣貌。相較於新文學運動的作家群,這些暢銷作品,並不那麼執著於「新」的文學性,他們的作品會兼採古典章回形式和現代敘事元素,是讀者既熟悉又新奇的閱讀感受,因此深受歡迎。

--
圖說1、2:展場實景照

圖說3:《廖添丁傳奇》多媒體裝置
本影音將民間傳奇人物義賊廖添丁的故事題材,以臺灣傳統說唱藝術呈現,並搭配緊湊節奏的手法錄製影片,營造趣味熱鬧的氛圍。邀請你拿起聽筒,欣賞由唸歌國寶楊秀卿女士唱誦的精華片段。

圖說4:許丙丁《小封神》(三六九小報NO.99)。《小封神》為許丙丁(1899-1977)以臺南為舞台的神怪小說,融合臺灣宗教廟宇及歷史典故,全書以臺語寫成,詼諧逗趣。1931年起在《三六九小報》連載,戰後亦有中文版問世。

【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你的記憶都不算數了:被操控的文壇

Audio tour

經歷了1945年戰爭結束、1947年二二八事件,乃至於1949年國府遷臺等政治劇變,臺灣作家的命運,不但沒有解消殖民的重擔,反更墜入另一個漫長的幽暗時代。國府將內戰失敗歸咎於宣傳能力比不上共產黨,因此開始制定「官方文藝政策」。

1950年代,「反共文學」成了文壇的主流。這種宣傳意味濃厚的作品,既切斷與土地的連結,也切斷與前輩的文學傳承,造成文學的「雙重斷根」,除了姜貴《旋風》等極少數好作品,整體的成就不高。本省籍作家,幾乎都沒有國共內戰的經驗,加上政府禁止日文出版,因而中斷創作。外省籍作家也不能閱讀、談論1930年代的中國文學作品,尤其是違逆官方政策的「左翼」文學作品,一樣是斷絕傳承。

於是,臺灣文學陷入了十多年的虛耗──要等到戰後新世代的崛起,才稍微恢復元氣。

反共文學壟罩的1950年代,仍有一批作家在描寫臺灣的人事物,特別是臺灣文學史首次大量出現的女性作家。雖然日治時期的臺灣就已有女性詩人和小說家,卻在戰後大批外省籍女作家的移入,才真正形成令人注目的規模。這些女作家活躍於報刊雜誌,例如林海音、琦君、郭良蕙、張秀亞等,雖然遭到主流文壇認為作品不夠嚴肅,但頗受讀者喜愛。她們的崛起,也為未來的「女性文學」與「言情小說」奠下了基礎。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AR示範照

圖說3:林海音收藏之大象偶。林海音(1918-2001)自幼喜愛象,收藏個人蒐集與文友贈送的象逾千隻,來自世界各地,質材不同,造型各異,此為其中之一。林海音愛象進而寫象,著有《聰明—海音大象收藏展》等書。

圖說4:劉慕沙之克難婚裙。劉慕沙(1935-2017)與朱西甯(1927-1998)結婚時所穿的裙子。劉慕沙自述:「從高雄地方法院辦公証結婚,到臺南渡蜜月,始終是短袖白襯衫花裙子打到底,還以這副裝束赤腳打了場網球。」

--
◎【延伸閱讀—臺文天文台】
楚然:說真話練習——林海音《新聞文學暫行課程標準》
https://reurl.cc/xGv80L

【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微細的一線香:本省籍作家的伏流

Audio tour

1946年10月25日,政府當局在「光復」一週年時,下令廢止雜誌、報紙的日文欄位。臺灣人在十年內再一次被迫改換書寫語言。嫻熟日文的本省籍作家,無法快速學會新的「國語」,多數只得停筆、中斷文學生涯。這樣的中斷,約到1960年代才能勉強接上。1964年,《臺灣文藝》創刊,日治時期作家吳濁流出資、戰後世代作家鍾肇政主編。兩個世代的合作,象徵了本省籍作家的傳承。雖然《台灣文藝》的資源不多,稱不上文壇的主流,但卻提供本土作家出道的舞臺,並且持續介紹日治時期的文學,護持了在官方政策下奄奄一息的臺灣文學傳統。

《臺灣文藝》創刊的同一年,本土文學雜誌《笠詩刊》也創刊。前者偏重小說,後者則以新詩為主,分別延續了不同文類的香火。《笠詩刊》吸引了日治時期與戰後世代的詩人,不乏活躍於1943年創社的「銀鈴會」成員,例如林亨泰、詹冰、錦連等。在臺灣文學資源極度困窘的年代,這些詩人藉由優異的日語能力,不僅譯介日治臺灣作家的日文詩作、將日本詩人作品譯進臺灣,更將中文新詩外譯,進一步連結國際文壇,與韓國等亞洲國家交流。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紙上讀書會》互動裝置
鍾肇政透過《文友通訊》的啟航,彙集各文友的書信、鼓勵評論和寫作交流,邀請你一同參與1950年代本省籍作家的讀書會,觸摸閃爍的影像與當時的作家們相識為友。

圖說3:《台灣文藝》創刊號。1964年4月由吳濁流創辦之本土文學雜誌,刊載日治時期及戰後新一代的臺灣本土作家作品,為戒嚴時期的臺灣文壇打開一道窗口。吳濁流1976年辭世後,刊物幾經轉手,最終於2003年停刊。

圖說4:《文友通訊》第二期。《文友通訊》第二期,1957年5月4日。《文友通訊》由鍾肇政發起,鍾理和、廖清秀、李榮春、木心、施翠峰等人組成,以油印通訊方式進行作品及評論刊載、文友動態等內容,為戰後本土作家的一次「地下串連」。通訊共進行16次,至1958年9月停刊。

【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囚室裡僅有的窗口:美國新聞處與現代主義

Audio tour

1960年代,成長於「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世代,都已能使用流利的中文創作,但因飽受政治壓抑及思想禁錮,對戰前的文學傳統還是完全陌生。在這種背景下,美國駐派臺灣的外交兼宣傳機構「美國新聞處」,及其機關刊物《今日世界》,引介大量歐美文學作品,成為文藝青年最重要的思想養分,也是臺灣作家積極模仿的對象。

1960年代,臺灣大學外文系的一群年輕學生作家,掀起了一波強烈的現代主義文學風潮。不同於1930年代臺灣第一批現代主義的日本觀點,他們透過美援引進美國觀點的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例如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他們置身戒嚴氣氛,以文學技巧深入現代人心靈,並迴避了政治議題。這一波由菁英分子發動、美新處襄助的文學運動,形成了沛然難禦的風潮;他們的文學觀點,也主宰接下來半世紀的臺灣文壇。

對於戒嚴時期的臺灣人,美國不但是吸收文明的窗口,也是夢想嚮往的遠方。

「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是當時的流行語,菁英努力讀書的目標,就是藉由留學離開窒悶的戒嚴臺灣。在臺灣被壓抑的政治主張,卻在美國的言論自由環境找到發聲陣地。赴美的臺灣作家,有自由主義的聶華苓、有左傾思想的郭松棻、有主張獨立的胡民祥,無論立場,身在海外的視線都同樣不離臺灣,既是深情也是無奈。

另一方面,國民政府的「僑胞政策」,吸引許多東南亞的華人後裔來到臺灣。人數最多的是馬來西亞作家,如李永平、溫瑞安、張貴興等人,形成「在臺馬華文學」的系統。他們仰慕「中華文化復興基地」之名而來,卻意外在臺灣捲入了複雜的身分認同爭議。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劇場》創刊號。《劇場》季刊創刊於1965年1月,由莊靈、崔德林等人創刊,至1968年共發行9期後結束。《劇場》在一九六〇」年代大量引介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廣泛影響電影、藝術、文學、戲劇等領域,陳映真、劉大任等作家也參與其中。

【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只存在於虛構中的公義:武俠小說

Audio tour

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最暢銷的通俗文學絕對是「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港、臺名家開創的「新派武俠」,既使用西方小說的敘事技巧,又建構出浪漫化的「中國風」世界觀,迅速成為市場能量最強的類型。戒嚴時代的壓抑氛圍下,武俠小說裡頭虛構的「俠義」,就成為現實中找不到的正義之替代品。武俠小說中的「中國風」,殘留官方文藝政策的影響。反共文學成功形塑大眾憧憬「遙遠的、古老的中國」。現代詩的新古典主義也相互呼應,例如溫瑞安的「武俠詩」便是兩者混合的結果。1980年代社區租書店爆紅,武俠小說市場需求更大,再一波催生許多武俠小說名家,如諸葛青雲、司馬翎、臥龍生、上官鼎等。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三毛撒哈拉時期汽車車牌。三毛(1943-1991)旅居撒哈拉時期的汽車車牌,最終被作者收藏並帶回臺灣,寫入短文〈第一匹白馬〉中。三毛筆下的西班牙、撒哈拉沙漠生活與異國情調,是一九七〇年代難得的旅行、流浪文學。

◎【延伸閱讀—臺文天文台】
1.記憶總是慢慢累積——三毛「白馬車牌」
https://reurl.cc/Ez5G40
2.李宣頤:幸福幻夢——三毛的彩盤紀年
https://reurl.cc/x0VloE
3.楚然:遠行的徵兆——三毛學生證
https://reurl.cc/Nrlopm

【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終於來到的合唱:議題爆炸

Audio tour

「關懷現實」從日本殖民到戰後戒嚴的時間裡,都是危險的禁忌。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是作家的再一次試探禁忌。他們大聲辯論「文學不應該關心鄉土嗎」,迂迴表達了關懷現實、衝擊政治的渴望。

論戰引起了社會注目,1980年代民間社會的思想能量勃發,終於在1987年衝出「解嚴」的新局。自此,臺灣文學迎來了「大聲說自己的故事」的年代。過往被掩蓋的聲音、議題、思想,統統噴湧而出。族群政治,有原住民文學和母語文學;性別議題,有女性文學、同志文學;環境關懐,有海洋文學、自然書寫。寫作形式的觸角也伸向「報導文學」,直接描寫社會的傷口、闖入過去的禁區、挑戰黨國的威權,而有了「政治文學」。

1980年代,林燿德、羅青等人喊出「後現代」文學運動。他們引介、模仿西方理論,轉化為適合自身的版本,在文學上抱持開放態度,主張一切均可解構、均可挑戰。這樣的「玩心」使得「後現代」作品帶有戲謔靈動的氣質。詩人夏宇、零雨的語言「特技」,強力解構日常文字。即便是最嚴肅的政治議題,黃凡、張大春、舞鶴這樣的作家,也保持插科打諢的餘力。

禁忌一一打破,弱勢一一現身,這是一個充滿爆發力的年代。

--
圖說1、2:展場實景照

圖說3:《眾聲喧嘩》多媒體裝置。
錯落垂掛的螢幕,循環播放作家談論自身作品的影音。於展間走動時,你將感受到被各界議題包圍的視讀意象。歡迎走進眾聲喧嘩的台灣文學新時代。

【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浪漫就是你做不到的:言情小說

Audio tour

1990年代,臺灣的本土言情小說重新崛起,與武俠小說一起在「租書店」滿足了相對被主流文壇忽略的讀者。言情小說其實早在1960年代初就有郭良蕙的《心鎖》、瓊瑤的《窗外》開啟先鋒,並帶動亦舒、玄小佛等女作家掀起第一波風潮,但本土創作卻出現中斷,臺灣進入一段長達十年的「外國羅曼史」稱霸的時代。言情小說勇於混血、跨界、吸收不同養分。

1990年代初期,席絹《交錯時光的愛戀》開啟了歷史穿越小說的類型、左晴雯《烈火青春》跨入了男男關係的「BL小說」領域,言情小說創作能量爆發。以都會生活、性別權力、女性情欲為題材的各種作品,可以看見社會脈動的劇變、性別的不平等、以及相伴而來的欲望。所謂「浪漫」,往往建立在日常生活的遙不可及之上。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邱妙津 〈假面偶〉手稿。其(1969-1995)生前未發表的劇本作品〈假面偶〉手稿。邱妙津為臺灣同志文學的代表性作家,《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著影響深遠。1995年逝世於巴黎,終年26歲。

【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讀者」的活躍,分眾的形成:臺灣文學與新媒介

Audio tour

1990年代以後,臺灣富裕而有自信,繁華的文化活動也滲進了商業邏輯。金石堂書店首創「排行榜」,成為出版業的指標;《聯合報》、《中國時報》帶頭企劃有專題的副刊,開始打造作家成為文化明星;傳播科技改變了日常生活,文學作家也要活躍於廣播、電視與網路。

「網路文學」是這個時代的全新現象,最明顯的是「網路詩」形式,另外「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BBS站、「明日報新聞台」網站,都創造了新世代文學人的互動場域,藤井樹、蔡智恆的網路小說走紅,預示了二十一世紀文學新市場。在網路上,作家不僅發表作品、相互交流,更重要的,與讀者直接往來,不再假手中介機構。這是一個讀者活躍、分眾形成的年代,網路一方面連結了所有使用者,一方面分化為性格不同的社群。

「作家」不再是一個絕對崇高的稱號,「讀者」也有更多逆向影響、甚至加入創作隊伍的管道。

--
圖說1、2:展場實景照

圖說3:《文學籤詩機》互動裝置
相信文字語句裡,藏有參透生命的奧秘嗎?歡迎壓下按鈕,祈求籤詩的指引。作家們的小說選句,將讀出與你目前心境呼應的文學玄機。

圖說4:《秀才燒水新聞台》
有限的生命、永生的網路。2004年袁哲生離世,創設的新聞台,卻仍蜂擁而至網友的掛懷與問候。無數留言的白紙黑字,是帶不走的數位足跡。現場追溯,請前往「袁哲生@秀才燒水」:https://bit.ly/2Hf17v1

【____,寫我們一起的未來】你一動手,文學就開始了

Audio tour

於是,我們一起走到了這裡。

數百年間,臺灣經歷一波波外來文化的衝擊,並吸納這些新元素,長出了獨特的姿態。如同岩層一般,堆疊累積的文學史,有如星星般的閃耀。那是臺灣人的生活、情感、夢想與才華。新的作家寫下新的作品,持續傳承這座島嶼的文學意志,轉化成為未來的養分。文學平時是安靜的,然而,只要每一代人都繼續把心血貫注到文字,我們永遠都能充滿期待。

你一動手,文學就開始了。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文學二選一》互動裝置
這是一連串「二選一」的抉擇,請你快速憑直覺選出心有所屬的關鍵字,即可探究出最讓你有感、合適你創作的文類。

圖說3、4:《詩意在遊戲裡》互動裝置
每一位詩人,都是發明一種新遊戲的人。如何斷句、是否用韻、腔調抉擇,皆為遊戲的一部分。我們邀請詩人唐捐,歸納出洛夫、楊牧、陳育虹、水蔭萍、鯨向海、徐珮芬等六位詩人的「遊戲規則」。利用這些遊戲規則,來改寫文字,人人都能一秒勾出詩人獨特的味道。

【____,寫我們一起的未來】未來的路鋪在歷史的柏油上

Audio tour

現在是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了。

臺灣文學史是腳下的岩層,提供我們站立的基礎,新的板塊運動還會來,繼續改變文學史的地貌,沉澱新的礦物;文學史也是天上的星圖,為我們指出未來的航向。我們此刻置身的臺灣文學館,正是岩層與星圖的樞紐。時間將無限延長,我們會一起邁向下一輪盛世。

此刻,我們正活在,最「文學」的一個時代。

--
圖說1:展場實景照

圖說2:《小說的風格練習》互動裝置
「如果進到書房,發現自己的貓毀掉了剛寫好的稿子……」
「風格」是一名作家的正字標記,就像是指紋、心跳、音色一樣,具有無可取代的特色。我們邀請了年輕作家李璐模仿了台灣文學史上五位重要的小說家,用他們的風格來描寫這個場景,讓您能一眼比對出作家在用字、句法、思考方式的殊異之處。

圖說3、4:《未來出版社》互動裝置。
這個年代,每個人都有機會好好地說出自己的故事,我們推崇雋永的經典作品,我們驚喜地發現文壇新星,我們更想鼓勵大家創作。邀請你拿起明信片提筆寫下答案,投入信箱中,與我們分享你對臺灣文學的想像,一起看看無設限的文學可能性。

Preview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