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福隆生活節 騎遇東北角電子集章活動

福隆海水浴場

福隆海水浴場,是個即使沒有去過也一定聽過的景點!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早在日據時代開始,他就已經是個相當知名的海水浴場,穿梭歷史百年後至今仍熱鬧非凡。雙溪河在此入海,使得這片金黃色沙灘被太平洋及雙溪河前後簇擁著,形成內河外海,獨一無二的雙重景觀,再加上一片湛藍海景,有黃金海岸之美譽。連接兩處的彎月型拱橋則有個很美的名字-「彩虹橋」,引領遊客前往這片夏日聖地,而除了碧海藍天的海灣風光,因這裡河面寬廣,水流平穩,無論是風帆、獨木舟或是衝浪等水上活動都非常適合,愛好水上運動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夏天是這裡最精彩的季節,每年的「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沙雕藝術家在此精雕細琢,雕出座座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作品,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共遊觀賞!

福隆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提供了東北角海岸的自然生態、人文史蹟、旅遊景點等各種資訊的展示及解說,並有完整多樣的展區規劃。而體驗區則有許多互動裝置,虛擬實境讓遊客搶先暢遊東北角。更值得一提的是「原木再生緣木雕展示館」,館內作品大多為紅檜、樟木等珍貴木材雕刻而成,是受颱風吹襲到東北角海岸的原生木種漂流木,管理處撿拾後委請三義的木雕大師雕刻而成,賦予漂流木全新生命與藝術價值,也忠實呈現自然環保再生的精神,結合觀光與藝術,打造東北角獨特的文化觀光資產。

舊草嶺隧道

「火車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丟,唉唷磅空內……」,膾炙人口的臺灣民謠「丟丟銅仔」中提到的火車山洞,其實就是全長2,167公尺的「舊草嶺隧道」,昔日從福隆通往石城,紅磚砌成的圓拱隧道些微斑駁,訴說著歷史的故事。隧道北口上方立有「制天險」門額,表示地形之險惡,南口的「白雲飛處」門額,歷經歲月風霜,燻黑的石額仍看得出當年蒼勁有力的筆跡。這個「鐵馬隧道」結合了歷史、文化及觀光,騎著單車感受他的原始風貌是最好的體驗方式,自行車騎乘一趟所需的時間約20分鐘,簡單不費力!而當火車經過時,還可聽到隆隆的火車聲,是許多鐵道迷必來之地。

星空藝素村

福隆是結合鄰近都市與自然的好地方,在此地推廣環保文化,以及純素飲食理念,友善環境同時提升對身體和飲食覺知。也希望聚集更多元素集合成特色市集,一起發展這塊福地,將美與善給更多人。同時也能共同營造、守護這份『家』的氛圍。推廣對環境零污染的純植物染布,自由音樂演奏,創意繪畫,親子砂畫體驗...等等,讓大家能從新打開心與感官,在慢活的節奏中經歷不一樣的生命體驗。

三貂角燈塔

屹立在極東峽角上,面向太平洋,每28秒連閃白、紅光兩次,就像是穿著一身白色洋裝的少女對著美麗的海洋眨眼,三貂角燈塔又被稱為「台灣的眼睛」,在夜晚以溫暖光芒指引方向,照亮討海人回家的路。除了是海上的引領者,這裡也是熱門的旅遊景點,純白的燈塔建築、足球形的航路雷達、希臘風涼亭,以及愛心裝置藝術等,燈塔旁還有個圓拱小教堂,由儲放煤油的倉庫改建而成,復古木門加上彩色玻璃窗,處處充滿甜蜜浪漫的氛圍,吸引了許多情侶來此浪漫約會,還可見不少新人在此拍婚紗,留下美好回憶;居高臨下的位置及開闊的視野,更是日出迷及攝影迷的聖地。

卯澳漁村

卯澳前有大海,後有山巒,三條溪流匯集於此後入海,若從高處俯視灣澳,三溪形似「卯」字而得名。因得天獨厚的灣澳地形,這裡的海域型態多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適合九孔、龍蝦、石花菜及各類海洋生物的生長,居住在這一帶的漁民依然保留傳統的漁撈技法,常常也可看到自家門前、廣場上曬海菜的景象,沿線走來,有如走進東北角海岸的漁家風情畫。喜歡深掘在地特色的旅人,不妨來趟秘境漁村之旅,騎著單車沿著舊草嶺環狀線入村,在徐徐海風吹拂下,體驗這裡小而美的恬靜和質樸,感受這裡使人望塵出世的神秘魅力,享受一段悠閒舒適的寧靜時光。

四角窟觀景台

作為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的中繼站,這裡是單車環島騎士必經之處及休息站,更是愛好秘境美景的人不可錯過的一處景點。往下可看到平坦的四角窟海蝕平台,常有釣客在此海釣;後方也可看到極東的三貂角燈塔,正前方可近距離遙望龜山島,觀賞波瀾壯闊、海天一色,以及萬年才得以形成的稀有地質美景,東北角萊萊地質海岸的寂靜之美等著旅人來此好好感受一番。

萊萊海蝕平臺

萊萊為東北角海岸海蝕平臺最發達的地區,因太平洋暖流經過,適合藻類和浮游生物生長,因此孕育出繁盛的魚類生態,再加上寬闊的海蝕平臺、單斜脊和礫灘,也成為了釣友互相切磋、享受釣魚樂趣的私房景點,無論晨昏皆可見高手雲集,歷來大規模磯釣比賽更是以此為競技場地。

Preview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