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雙連區散步路線

打鐵街
從雙連捷運站出來,這一個區塊有著過去台灣在加工出口業興盛時,所留下的材寮仔、打鐵街。雖然現在加工產業已經沒落,但是來到這裡還是可以懷想一下當時的榮景,當然,這些地方的店家都還有營業,所以這裡也是尋找五金材料零件和作木工的好地方喔!

雙連打鐵街
台灣在50年代的時候拆船業興盛,而從船上拆下的零件就送到這裡,是當時台灣工業加工出口零件的重地。在當時,台灣還沒有能力自行生機器,因此必須仰賴進口,但機械總會有壞掉的時候,而如果每次機器壞掉都要等待零件從國外進口的話,就太浪費時間了,所以勤奮的台灣人就在這邊就發展了一條打鐵街。

五金材料寶庫
現在的打鐵街,雖然已經不如以往重要,但是凡舉你想要找彈簧、螺絲等等五金材料零件,這裡還是一個超級寶庫,有需要的人可以來看看喔!

材寮仔
寧夏路,是以前許多木材行聚集的地方,因為這些木材行的外觀簡陋,因此稱之為”柴寮仔”。現在,雖然因為加工產業沒落,無法再一睹當年眾多木材行的盛況,且兩旁的騎樓也只剩下幾間門面老舊的的店家在營業,但可別小看這些僅存的木材行喔!只要你拿得出花樣,手藝精湛的師傅就可以幫你在木材上,雕刻出你要求的圖樣呢!

日星鑄字行
日星鑄字行是目前台灣僅存的一家鑄字印刷行,老闆張介冠先生說,過去活版印刷興盛的時候,每天可都要鑄一萬個鉛字呢!然而,在印刷業沒落後,一個月鑄字的時間連八小時都不到啦。現在的日星鑄字行,雖然靠著大家相傳,和轉型文創產業走出了一條新路,但是他開業四十五年來都沒有招牌,這也讓想要按圖索驥找到日星的人常常站在門口張望,這也是這日星鑄字行想要製作新招牌的原因。

日星鑄字行
因此,為了和鑄字行原本的牆面陳舊感,以及局部剝落感融合,在設計上使用了小片的黑鐵來做雷射切割,切出鏤空的”日星”兩字,並以自然鏽蝕的方式讓表面呈現出舊舊的歷史感。值得一提的是,招牌上”日新”兩字的字體,是張介冠先生提供的,目前全世界僅存唯一一套的字帖,來自清代書法家的字帖復刻,非常的珍貴又具有意義呢。

寧夏夜市
寧夏夜市是台北最早形成的三個夜市之一,除了有許多好吃的美食之外,夜市的logo設計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仔細看看那個logo,有沒有看出那是一隻貓頭鷹呢?貓頭鷹的意思就是希望夜晚出門尋覓、獵食的大家可以吃喝玩樂,滿載而歸!但用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隻貓頭鷹的輪廓,又像由兩隻小龍圍繞而成,是要表現建成圓環是小吃的發源地,兩條小龍就像路兩旁的攤販,和圓環相輔相成的意思。
別忘了來到寧夏路附近,一定要來這個台北夜市中最有傳承意義的寧夏夜市朝聖一下喔!

晴光市場
中山區這一帶的居民生活都少不了晴光市場!
因為晴光市場不但有許多美食點心,也販賣衣服、青菜,讓婆婆媽媽可以張羅三餐,也讓晚歸的人可以在這裡打牙祭。像是這裡最有名的晴光紅豆餅,平日的下午排隊人潮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但是因為晴光紅豆餅料多實在,一咬下去,爆漿的餡料在嘴裡散開來,香氣瀰漫,讓人一口接一口,所以就算人很多,大還是心甘情願的在這裡排隊,只為了一嘗紅豆餅的美味啦!

牆面藝術 浮光‧掠影
走過雙城街10巷旁的小公園,仔細找找,你會發現一面青苔蔓延、水泥痕跡斑駁的牆,上面有著藝術家葉佩如的牆面創作─休息的貓咪、飛舞的蝴蝶和一些花花草草。這個作品,是用鏤空的塑膠板貼在牆面,再將牆面的壁垢與灰塵用鋼刷刮除,呈現出淺色水泥牆的圖案,是一種綠塗鴉,不添加外來的顏料,只回復牆壁最初的樣貌,等到時間久了圖案又會漸漸淡去。所以快來找找這一幅美麗又環保的壁畫,跟她拍張照片吧,時間一久,可是要找也找不到啦!

聽。有溫度的故事
生活中藏著許多有溫度的故事,還在等著我們一一發掘,旅行可以用視覺、觸覺去感受,我們更希望給你一個專屬的導覽員,讓你用聽覺來更深度的了解旅行的意義。更多更有趣的旅遊導覽在這都可以找到喲~
聽。旅行blog - http://goo.gl/AKNExx
聽。旅行app - http://goo.gl/kqwR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