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天邊的星星,近在眼前的流螢—政大螢火蟲祭來囉!

夜晚的政大

음성 가이드

白天,政大校園裡熙來攘往的學生,隨著鐘聲規律的節奏,或急或慢,踩著青春洋溢的步伐;晚上,披上夜色,山林中響起鳥鳴哇叫,哇哇叫的飛鼠,像是女鬼笑聲的果子貍,溪水旁的樹蛙,讓政大的夜晚除了同學的社團活動,校隊練習之外,也十分熱鬧,但在四月中旬還有一群光點亮政大,那就是螢火蟲,他們在草木溪水間,一點一點發光,讓政大的夜晚更添光輝,喜歡螢火蟲的你決不能錯過這麼好的觀賞景點喔。

螢火蟲

음성 가이드

四月中旬的政大,是螢火蟲點點發光的季節,延著登山步道往六期籃球場的方向走去,在沒有路燈或是路燈昏暗的水溝裡,運氣好的話,就能看見螢火蟲季節最早出現的黑翅螢! 天上的星星在幾萬光年以外,而螢火蟲則是在地上就能看見的星光,然而他們的生命週期只有兩個星期,短暫的像流星一樣,讓人感到有點可惜。營火蟲是一種只能生長在乾淨水域和低光害環境下的昆蟲,因此政大每年都配合螢火蟲的繁殖期,關掉幾盞路燈,而政大書院的蔡老師也時常清潔水溝、注意螢火蟲的生長環境,讓大家在每年的四月都能看見螢光點點,閃耀政大。

火星

음성 가이드

政大位於人煙較稀少的文山區,夜晚沒有光害的影響,天氣晴朗時就能看到滿天的星塵,如果你在4、5月的季節來到政大,晚上便可以在利用網路上的google軟體追蹤星星的動態。四月中到五月初,是火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僅僅相隔9300萬光年,因此我們很有機會看到難的一見的「火星衝」,也就是太陽、地球和火星會連成一條線的特殊景觀! 晚上七點,星星剛要升起時你會看見遠方出現紅光,那就是火星,如果你對星星的蹤跡有興趣,可以上網到中央氣象局的天文類查詢,就能知道更多行星的動態喔。

小編的相機真不給力啊......

夜鷺

음성 가이드

白天在水邊的是小白鷺,晚上就換夜鷺,他們在黃昏的天空交班。曹操的<短歌行>中寫的「月明星稀,烏雀南飛」,還有蘇東坡<卜算子>中寫到「縹緲孤鴻影,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些歷史中著名的詩詞描繪夜晚景色時,看到的鳥類,像是烏鵲呀,孤鴻呀,說不定都是在夜晚出沒的夜鷺呢!

政大的蟾蜍們(黑眶蟾蜍與盤古蟾蜍)

음성 가이드

「嘓嘓嘓...」在夏日的夜裡,在宿舍裡都能聽見這樣的「夏夜交響曲」,代表蟾蜍的繁殖季節又到了!!蟾蜍的出沒地點通常是在溪澗或是有水源的地方,雄性的蟾蜍會發出鳴亮的求偶的叫聲,讓雌蟾蜍能找到牠們,如果彼此喜歡,會互相擁抱,相親相愛。黑眶蟾蜍因為他的外觀,宛如戴了一副黑框眼鏡而得名,黑眶蟾蜍的適應力强,在不同環境下都能生存,有時他們也會出現在人類生活的地區,找找家裡的庭院或是路旁的水溝說不定就能看到牠們,而盤古蟾蜍,是台灣最大的無尾目動物,體型屬於大型,廣泛地分布於台灣全島,適應力强,但他可是有毒的噢!也因此盤古蟾蜍除了大冠鷲和少數蛇類以外,幾乎沒有天敵呢。

鉛山壁虎(守宮)

음성 가이드

鉛山壁虎為什麼叫做「鉛山壁虎」呢?因為他最早在中國江西省的鉛山被發現,所以命名為鉛山壁虎,常常攀爬在石壁上,晚上夜遊的時候都能看見牠的好身手!另外,鉛山壁虎是以卵生繁殖的壁虎,在山壁上的水管中都可以看見他們所產的卵呢,鉛山壁虎每一次生產都會生出兩枚緊密相連的卵,而且他們有群聚生產的習性,通常如果水管的情況好的話,你就可以看見一團團的卵在那裡孵育呢。

非洲大蝸牛

음성 가이드

蝸牛在法式餐廳淋一點青醬,就變成了法國名菜,在路邊攤,加些醬油大火快炒,就成了下酒佳肴! 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的日籍教授下條久馬一,因為「食用」的因素,從新加坡將非洲大鍋牛引入台灣,但是因為沒有計劃,繁殖力强,因此造成供過於求的情況,現在在全台灣都能發現他們的蹤跡,尤其是在小吃店,讓你不用到法國,就能品嘗到鍋牛料理。

政大的蛇們--紅斑蛇與赤尾青竹絲

음성 가이드

政大的蛇們都喜歡躲在水管中,水管裡的世界是小型的生態圈,假如守宮、樹蛙在裡面與蛇狹路相逢,那就要上演一段弱肉強食的食物鏈故事了。在政大主要可以看見兩種蛇類,一是紅斑蛇,另一種則是赤尾青竹絲。紅斑蛇沒有毒,外型是紅黑兩節,喜歡棲息在水管的洞裡,小的時後喜歡吃守宮當食物,但長大後便改吃褐數蛙了。而赤尾青竹絲可是有毒的,如果要拍攝牠們的身影,可記得要保持安全的距離,才是上策喔。

褐樹蛙

음성 가이드

褐數蛙是台灣的特有種,手上的吸盤可以讓牠攀爬在牆壁、玻璃上通行無阻,如果你想跟他握手的話,當心了!他吸盤上的黏液可是會牢牢黏住你的。你知道要怎麼區分褐樹蛙的形別嗎?通常體形較大的是母樹蛙,而公樹蛙體形較小。另外,因為褐樹蛙的肉質鮮美,容易成為老饕餐桌上的美食,以前將牠歸為保育類,但現在的數量漸漸增加,已不是保育的蛙類,這也是件美事一件呢。

曇花

음성 가이드

在政大的登山步道路旁,有個小花園中種植了有「月光美人」之稱的曇花,在六、七月的夏季與秋季夜晚,晚上九點左右便是它最迷人芬芳的時候。曇花綻放時,香氣四溢、淡雅而光彩照人,但在花綻放後,過一兩個小時便又慢慢地枯萎了。曇花從含苞待放到綻放再到枯萎,僅僅4個小時左右,所以成語中「曇花一現」,指的就是這樣的情景,比喻美好的事物如曇花般只出現一下,便迅速凋零了。

構樹

음성 가이드

構樹與桑樹同科,而且還有分男生女生喲! 母的構樹在六、七月時會結果,果實呈圓球形,果肉是橙紅色的,裡面有一顆種子,聽嘗過的人說,構樹的果實香甜好吃,與桑葚很像呢。另外,構樹的樹葉還可以做豬、牛、鹿的飼料,所以在台灣的民間又稱作「鹿仔樹」,樹皮也可以用來造紙,是多用途的一種植物呢!

黃緣螢

음성 가이드

在政大,四月中旬首先登場的是黑翅螢,第二個出場接力的就是黃緣螢了,黃緣螢在兩片翅膀的翅鞘間有著淡黃色的邊紋,所以叫做黃緣螢,牠們生活在海拔1000公尺下的田溝或水源,平時不會覓食,而以露水維生。政大附近的景美溪和醉夢溪是黃緣螢的棲息地,想看牠們的話,四月中旬可以來溪邊逛逛。

東亞家蝠

음성 가이드

黃昏的時候,下課時分,在政大的操場上,抬頭一看,就可以看見蝙蝠呼嘯而過。東亞家蝠又叫做「日本伏翼」,是一種東亞地區常見的小型蝙蝠,身體的長度有4.8厘米,翅膀伸直長3.6厘米。東亞家蝠主要的食物是蚊子和飛蛾,牠們最喜歡住在舊式建築物上的天花板和屋簷的裡面,而政大的建築物都是幾十年的歷史的老建築,因此便成了東亞家蝠最佳的棲身之地。

大赤鼯鼠

음성 가이드

在政大的樹林間,「刷!」的一聲,一道影子從林間飛過,還有一陣像女鬼的笑聲,令人不寒而慄,但是住在山上宿舍的同學、來到政大遊玩的旅客不要害怕,這可不是鬧鬼喔,你們聽到像女鬼的笑聲其實是果子狸的叫聲,而那道樹林間的黑影則是飛躍林間的大型飛鼠,台灣的特有亞種─大赤鼯鼠。大赤鼯鼠是夜行性動物,白天棲息在樹洞之中,傍晚才外出覓食,大赤鼯鼠是藉由樹木間攀爬、滑翔的活動來進行覓食,看起來很像會飛一樣,下次見到時可不要被他們嚇著啦。

미리보기 화면입니다